口述村庄史见证改革新变化
时间:2024-04-10 04:33 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次
从2015年到现在,来自云大的学生和社区志愿者一起,陪着70多位老人,一点一点听着他们或近或远的记忆,汇集文字成册,还配上了20幅素描,把片区的历史沿革、村庄
旧貌、风俗轶闻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经商走出一方天地
在徐惠萍的记忆里,家乡小普吉村的底色,是土基房的黄色和覆盖在瓦片上青苔的绿色。
徐惠萍对村庄
的真正认知开始于1975年,当时17岁的她刚刚中学毕业回家务农。没过几年,周边各村都已开始包产到户,但小普吉村作为王家桥的一个试点,直到1980年才把土地分到每家每户。家中姊妹多,在这期间,徐惠萍不得不放下锄头,到外面“找点活路”。
最早的生意很简单,徐惠萍和伙伴们一起,到南窑火车站以四五元一堆的价格批发香蕉,用竹篮背到西站售卖。卖完香蕉,再收购当地出产的山梨,背到火车站卖给乘客。利润不高,对年轻的女孩们来说更是脚力的考验。
偶尔村里和附近工厂放露天电影,大家还会批发一毛钱一个的小菠萝,削好了在人多的地方卖。一天如果挣到几元钱,能让她们开心得吃不下饭。
徐惠萍很快就不满足这样的小打小闹了。村后山里有优质的黄土,细细研磨后,便是打围墙的上佳材料。几个伙伴一合计,凑钱买了机器打砂土卖。“骑着个铃铛不响的自行车到处跑,钻到小村子里去推销。”滇池边的村子,水田纵横,为了不让自己迷路,徐惠萍还学会了在路口结草做记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昆明的厂房、小区建设如火如荼,工地上似乎永远缺建材,这时打出的黄土再细,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了。徐惠萍盯上了云铜炼出来的铜渣,这是建筑打地基的好材料。一车铜渣拉到工地,能有几十元利润,还能帮厂里解决废渣问题。但做的时间不长,徐惠萍再次转行。
转行的原因是小普吉村的老砖厂公开竞标,徐惠萍拿出自己全部积蓄中标。厂里的机器开足马力,土变成砖,再变成城里的两室一厅。徐家也和村里的其他人家一样,盖起了砖房。“最开始只有一层,过几年有点余钱了又加一层,一直加到四层。”家里的老人念叨政策好了,她想,那自己更得抓紧点。
徐惠萍儿时的土基房甚至茅草房,都早已看不到了。村民们盖起砖房,多的房间几乎都用来出租。除了周边几个大厂,越来越多的小工厂和小作坊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聚居到这个片区。
衣装折射社会变迁
王艳颖尚在襁褓中就随着父母从吉林坐着火车南下来到昆明。改革开放后云南纺织厂的第一次大面积招工,17岁进厂工作的王艳颖觉得自己很幸运:“也是赶上了好时候,从此就在厂里干了一辈子。”
王艳颖清楚地记得自己刚进厂时的工资:24.8元。“那时候就想拼命干,努力学技术,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成为三级工,每个月能拿到48元的工资。”
云南有一种物美价廉的土布,厚实、耐穿、不掉色,这种布匹也是当时云纺生产的主力产品。当然,它还有一个昆明人更为熟悉的名字:“阴丹蓝”。
工厂生产的产品,总是随着人们的审美而改变。阴丹蓝之后流行的,是颜色鲜艳、手感光滑的灯芯绒。(下转2版)
(上接1版)这种棉织物保暖性好,一度占据了大街小巷,成为工厂的主力产品。但没过几年,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生产涤纶,昆明也不例外。涤纶织就的“的确良”又一次引发了昆明人的“穿衣革命”,成为以往暗色系服装里的“一股清流”。
“的确良”的流行,足足10年有余。1983年,国务院发布通告,终止使用了几十年的布票。昆明人穿衣的热情完全释放出来,咔叽布、华达呢等布料轮番登场,云纺也在拓展边贸市场的同时,开始转型第三产业,建材市场、饭店纷纷入驻片区。
“那个时候一些老职工反对的声音很大。”王艳颖说。然而,在市场大潮的洪流面前,一座座围墙还是被推倒,也有了后来昆明人耳熟能详的云纺商业区、云南华城饭店等。
进入新千年,健康生活的引领下,人们也更青睐于舒适、自然的棉布。云纺生产的“五华牌”“丰灯牌”各类纯棉产品也走出国门,辐射到南亚东南亚国家。没有退休的王艳颖仍然在琢磨,怎么生产出更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纯棉产品。
年过六旬又一次转行
五华区的又一轮土地收储,让王家桥片区小工厂一个接一个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徐惠萍经营了多年的老砖厂也在其中。年过六旬的她,面临又一次转行。
徐惠萍总觉得,自己不能那么早退休。五华区妇联的一次培训让她萌发出了新的念头:村里的妇女那么多,为什么不开一个家政公司呢?
一串鞭炮、两个门面、几只水桶、20来个中年妇女,“吉顺家政公司”就这么开张了。徐惠萍说,自己赶上了改革的春风,希望公司也能吉祥顺利。多年经商的眼光,让她看到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家政市场需求。
新居装修、日常保洁、公厕清扫,一群连电脑都不会用的姐妹聚集起来,业务很快就拓展开来。徐惠萍对此很骄傲:“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就是能干活。公司签了合同的员工有90多人,还有130多个临时工,村里好多姐妹都通过这份工作挣了钱补贴家用,也体会到了工作的价值和快乐。”
片区的变化
也刺激着人们对未来的期盼。近些年,普吉片区先后启动了西北片区迁村并点改造,随着各个地块的拆迁,一条条宽敞的道路把城市文明延伸到了每一个人脚下。村民们认不太全联想、吾悦、绿地、宜家这些名字,但是他们看得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也看得到整洁干净的小区和优美的花园。
“也想试试住那些高楼是什么感觉啊!”云大的志愿者们在搜集老人口述
史时,曾听到90岁的史秀英老人如是说。今年,《昆明市五华区西北片区昆武高速以东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正式出炉,普吉路以东也将启动新一轮城市更新改造,让他们的期盼不再遥远。(记者王恩国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军事题材口述史节目《走进历史之旅》抢先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