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改革开放40年口述史丨叶相周:太钢改革开放路
时间:2024-04-10 04:27 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次
叶相周,山西
省运城市盐湖区人,1937年11月出生。历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初轧厂技术员、工段长,设备副厂长、厂长等职。1985年任太钢党委副书记,1988年任党委书记。1992年任中共山西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98年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地点
太原市迎泽桥东省委宿舍
时间
2018年11月14日
▲叶相周讲述太钢和初轧厂的历史发展
1934年8月, 太钢的前身——西北炼钢厂破土动工。从1952年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太钢逐步发展为以生产特殊钢为主的综合性钢铁企业,为中国冶金行业的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叶相周所在的初轧厂,建于1958年,主要是将钢锭开胚,为后续钢材轧制打基础。1962年到1992年,从初轧厂的技术员,到太钢党委书记,叶相周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
给太钢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虽已退休十余年,但始终心系太钢,叶相周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在初轧厂工作和生活的许多难忘的情景。
承包激发员工生产积极性
1962年,叶相周进厂时,厂里的炼钢能力很低,生产一片萧条,职工工资一成不变,每月51元的工资,叶相周一直拿到1978年。当时的太钢处于亏损状态,有人开玩笑,太钢连一根冰棍钱都挣不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太钢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钢厂,厂里的进口设备在全国同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初轧厂内的初轧机引自前苏联,当时在国内已算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厂子,但依旧达不到年产100万吨的要求。1975年前后,全国开始慢慢恢复生产建设,太钢和初轧厂的产量慢慢提高,但依旧达不到要求。
▲太钢立式回转出坯型不锈钢连铸机剪彩仪式
上顶钢,下压材,初轧厂处于咽喉地位,当时没有连铸机,好多钢锭都开不了坯,没法轧制钢材。1982年,叶相周担任初轧厂厂长时,仓库里面、铁路两旁到处堆的是开不了坯的钢锭。
这时,公司提出要改革开放
。什么是改革开放?怎么改革开放?在当时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叶相周当时认为,承包就是改革。
1983年,叶相周带领大家第一次在小机修搞了一个承包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84年,又与太钢公司实行了吨钢工资含量承包。
轧一吨钢给多少工资,轧不下钢工资也发不了,这种承包风险很大,但确实激发了大家的干劲。原来一个月只能加工几吨,承包以后一个月可以加工十几吨,工人工资明显提高。 据叶相周回忆,尝试承包以前,厂房库里、铁道两旁到处堆着等待加工的钢锭。实行承包当年,不但把库里、铁路两旁的钢锭加工完,还把公司卖出的钢锭又承包回来加工开坯。出国考察的公司领导回来,看到厂里的情况大吃一惊:多年堆积如山的钢锭竟然没有了,高兴得不得了。
▲叶相周(右六)和团队在奥地利进行连铸机初步设计审查
承包改革,极大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86年3月,叶相周被派去奥地利考察学习,为厂里引进一台连铸机,解放了初轧机,直接将钢锭铸成钢坯。随着后期初轧厂设备的不断改进升级,初轧厂也由单一的开坯作业发展成一个综合性轧材厂。
“破格”提拔普通工人当干部
承包改革小试牛刀以后,紧接着,初轧厂开始了领导机构改革和人员优化组合。
原来设置的均热、轧钢、精整、天车、机械、电气、刹皮等7个工段,按工序流程精减为均热、轧钢、精整、电气4个工段,同时,从优秀的工人中选拔干部,“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1986年太钢第一块不锈钢连铸板坯问世
当时厂里有一个叫郑国元的工人,是脱锭组的一个小组长,平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生产任务完成得很好,而且把自己的小组管理得井井有条,设备都擦得锃光瓦亮的。他的吃苦耐劳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厂里果断提名他为党支部书记,最后,他由一名普通工人被提为干部。
叶相周刚到初轧厂时,厂里的领导干部都由市里统一任命。改革开放以后,人才改革也有了明显变化,大胆启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为超额完成承包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3年初轧厂轧制良锭118万吨,1984年达到128万吨,1985年又完成142万吨,远远超过100万吨的年任务。后来厂里又引进连铸机等设备,初轧厂的效益慢慢好起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太钢,已发展为集铁矿采掘和钢铁生产、加工、配送、贸易为一体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全球不锈钢行业领军企业,具备年产1200万吨钢(其中45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改革开放,不仅让初轧厂迅速发展,也让太钢腾飞起来。
但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要解放思想,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从以前的“不敢干”,到现在“干得很有劲头”。国家经济政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也跟着放手去干。从“完任务”,到承包制,再到自负盈亏,国家的各项政策,大大激活了企业的发展。
▲炼钢厂浇铸钢锭
新的时代,改革开放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叶相周看来,现在的改革开放,是要与世界接轨。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太钢职工由当时的七八万人变成现在的两万人左右,钢年产量由100多万吨到现在的千万吨以上,人员减少,产量增加,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视频:亲历者口述1992年深圳证券市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