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的习俗(云南哈尼族历史习俗)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说话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当代哈尼族行使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本的拼音笔墨。
哈尼族首要漫衍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按照2010年第六次世界生齿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尼族总生齿数为1660932人。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个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元人数较多,另尚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元。
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元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民族的称呼也不
同等。如元阳的哈尼互称糯美、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称觉围、觉交,汉族又称其为爱尼;称豪尼为布都、称哦怒为西摩洛等。在华文史籍中,哈尼族的汗青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倭泥、俄泥、阿泥、哈尼、斡泥、阿木、罗缅、糯比、路弼、卡惰、毕约、豪尼、惰塔等。可以看到这个中大部门与今朝的自称和互称临近或沟通。
哈尼族的自称和汗青名称虽多,但其音义根基同等。首要的自称有哈尼、豪尼、黑泥、和泥,其哈、豪、黑、和都从"和"音,其义均为"和人"。汗青名称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斡泥、俄泥、阿泥、哈尼、罗缅(自称和泥)、糯比(自称哈尼)等,其禾、窝、斡、俄、阿、哈亦从"和"音,寄义仍为"和人"。可以说,哈尼族在两千多年来,根基上就具有一个同一的名称即"和人"。
1949年往后,按照本民族大大都人的意见,以人数最多的自称--"哈尼"为本族同一的名称 。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敏捷扩张,栖身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进攻,流散迁移,呈现多少羌人演变的名号。"和夷"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边之后,为顺应内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情形和前提,开始了农耕糊口。哈尼族在于大渡河边定居农耕之后,因战役等缘故起因被迫分开农耕定居地而再度迁移,进入云南亚热带哀牢山中。按照史籍记实,公元前3世纪勾当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就是本日哈尼族的先民,从公元4世纪到8世纪的初唐时代,部门哈尼族先民向西迁徙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域。唐人文献中,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
7世纪中叶,"和蛮"的大首领向唐朝纳贡方物,唐朝在给云南各族首领的敕书中列入了"和蛮"首领的名字,并认可他们为唐朝的臣属。"南诏"、"大理"处所政权成立后,其东部的"三十七蛮郡"中,"官桂思陀部"、"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铁容甸部"等,都在本日哈尼族聚居的红河地域。
10世纪(大理国时期),哈尼族向傣族封建领主进贡,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元朝征服"大理"政权后,配置元江路军民总管府附属云南行省。
明朝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域奉行徒峋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领由明王朝授予了土职官衔,并受所隶流官的统治。
清朝在云南实施改土归流,清扫哈尼族地域的一些土官,流官制度取代了部门处所的徒峋制度,但思陀、溪处、落恐、左能、瓦渣、纳埂、犒牾卡等地土官仍被保存下来,土司如故是这些地域的统治者。
1853年(清咸丰三年),哈尼族麻烦农夫田四浪(又名田政、田以政,墨江县人)在平静天堂行为的影响下,聚积三千多哈尼族、彝族、布朗族麻烦农夫在团田乡绿叶凹壁村进行叛逆,敏捷霸占了哀牢山中段地域。
1856年,田四浪率领的叛逆军和彝族李文学率领的叛逆军配合联相助战,叛逆军在经济上实施"庶民原耕庄主之地,悉归庶民全部,不纳租,课税二成,荒不纳"的土地大纲,获得各族麻烦农夫的附和。
1895年,法国强制清当局割让哀牢山南部的"十五猛"中的猛蚌、猛赖、猛梭、猛乌、乌得等5个"猛"地域。
1900年,蒙自的汉、哈尼、彝等各族焕发抵御,点火了侵犯者在蒙自开设的洋关。法国以此为捏词,兴兵侵略十五猛中的猛丁(今金平县龙膊地域),哈尼族和各族人民击退了侵犯军。
1917年,元阳县猛弄和金平县猛丁地域近两百个村寨发作哈尼、苗、彝、傣等族连系大叛逆,叛逆军首脑是元阳哈尼族贫农妇女卢梅贝。
1925年和1935年,法国两次兴兵扰乱红河、绿春、金平、江城等地,受到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英勇还击。
中华民国成立后,百姓当局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慢慢改土归流,奉行区、乡、镇制度。但土司区仍为"流官不入之地",徒峋制度如故齐备无损。
1949年新中国创立后 ,土司封建领主制度被废止。
1951年4月,中央民族会见团到红河地域会见,带来了党中央对各族人民的热情眷注,使哈尼族人民受到极大的激昂。
1951年,中央民族会见团辅佐创立蒙自专区民族民主连系当局和元阳县民族民主连系当局。
1952年头,盘踞在哈尼族地域的土匪、特务已根基肃清,社会秩序安宁,开始举办民主改良,成长出产缔造。
1952年,中央人民当局政务院颁布了"民族地区自治实验纲领",同年,哈尼族地域创立了"红河哈尼族自治县人民当局",及区、乡级的"元阳县太和哈尼族彝族傣族连系自治区人民当局"、"元阳县麻栗寨哈尼族自治乡人民当局"。
1953年,西双版纳"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成立。
1954年元旦,创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
1957年,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与蒙自专区归并成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云南省哈尼族生齿163万(2010年),位居云南省少数民族生齿
第二。云南省哈尼族首要漫衍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红河州哈尼族生齿为78.97万人,占红河州总生齿的17.5%;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生齿为21543人,占总生齿的19.01%;普洱市哈尼族454666人,占普洱市总生齿的17.88%;玉溪市哈尼族生齿为130279人,占玉溪市总生齿的5.66%。昆明市、楚雄市、曲靖市等地也有哈尼族漫衍。楚雄州哈尼族生齿为6176人,占楚雄市总生齿的0.2%;曲靖市哈尼族生齿为 2114人,占曲靖市总生齿的0.04%。
哈尼族首要从事农业,擅长种茶。哈尼族栽培茶叶的汗青相等长远,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是驰名世界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哈尼族地域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创立前,哈尼族地域出产力低下,以粮食栽培业为主的原始、传统农业异常广泛,出产落伍,家产异常单薄,仅有少量的矿业土法采冶和手家产作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