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塘老街是哪个地方的(历史中的斜塘镇和村落)(11)
行政变迁 以周巷天然村而得名。解放前属金庙乡,解放初属渎东乡,后属塘南乡,1956年相助化时为“金星34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2营,1959年9月改为3大队,1961年10月改为周巷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周巷村。境内有周巷、后周巷、梁浦3个天然村,全村设12个村民小组。
河道及交通 村有溇浜7条,别离为:夹溇浜、前浜、后浜、外浜、弥沱浜、僧人浜、大溇。全村有巨细桥梁15座,别离为:河西桥、浜西桥、后浜桥、弥沱泾桥、外浜桥、前浜桥、东长桥、灰溇桥、红卫桥、红星桥、梁东桥、梁中桥、僧人浜桥、弥南桥、大溇桥。村阶梯于1987年铺设楼板,宽0.5米,长2055米。1997年又新铺道渣路1900米,宽4米。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665.5亩,自留地136亩。全村共308户,1320人,898个劳动力。在个别私营企业的有50人,个别做买卖的有150人。全村主产粮食,首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莱,兼种经济作物。1997年社会总产值856.2万元,个中工副业202.4万元,农业653.8万元。全村308户,1980年前还所有栖身老式矮小的平房,从1990年至1997年,已有290户翻、新建了楼房,个中有1户造了3层楼房。1997年,制作自来水深井1口,井深为150米,水塔高度25米,蓄水量为60吨。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班1个。村相助医疗始于1969年,1982年前为“合医合药”,1983年~1990年为“合医不合药”,1991年~1994年转为“合医合药”,1995年实施大病风险医疗制度,介入人数占全村生齿的95%以上。
葑圩行政村地理位置 葑圩村因村西农田低洼地居多,附近由圩堤封围,故名。位于市镇的南部,距镇区1.2公里。东邻庙浜村,南与石港村、旺墓村、周巷村相连,西与华莲村交界,北接宅前村、墩头村。
行政变迁 以天然村葑圩名。解放前属莲墓乡,解放后先后属渎东乡、塘南乡、斜塘乡,1956年相助化时为“金星35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2营,1959年9月改为3大队,1961年10月改为葑圩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葑圩村。境内仅葑圩1个天然村,全村设10个村民小组。
河道及交通 全村有溇浜15条,别离为:河北浜、河南浜、西南浜、罗田湾、红花溇浜、扁溇浜、东迫溇浜、六十亩湾、三节沟浜、船罗里、外塘边江、高田江、后江、对象荒滩、干竹浜。全村有巨细桥梁6座:新套闸桥、老套闸桥、后港桥、毛家桥、小桥、三节沟桥。全村的阶梯总长约5000米阁下,均铺设水泥道板,总投资8万元阁下。
经济和文化 1997年统计,全村耕地面积1110亩,自留地75亩。全村共303户,732人,560个劳动力。1985年前后,葑圩全村有技能程度较高的构筑工人100多人,为其时斜塘构筑公司重要的技能力气。现全村在镇办厂的有80人,在村办厂的有42人,在个别私营企业的有95人,个别做买卖的有18人。有村办厂1个:苏州家产园区斜塘家电配件厂。全村主产粮食,首要农作物为稻、麦、油菜,兼种经济作物,有藕、茨菇、荸荠、茭白。1997年社会总产值552.4万元,个中工、副业364.9万元,农业187.5万元。财务收入29.9万元。水产物产量10吨。全村已有90%以上的农户新、翻建了楼房。1997年村投资12.2万元,打深井1口,井深150米;建水塔1座,塔高35米,水塔容量60吨;铺设水管投资13万元。现全村已有104户饮用深井自来水。截至1997年底,全村电话装机100门以上。村原有小学1所。有幼儿教诲班1个。村相助医疗始于1969年,今有村卫生室1个,村子大夫2名。积年来村民介入相助医疗人数占全村生齿的90%以上。还有土郎中吕三媛,有“拨正”的医术。人们伤了枢纽、筋络,均请其诊治,小著名气。村里的家庭传统副业是编织草包、芦席。
墩头行政村地理位置 墩头行政村位于斜塘镇东南,斜塘河南,原距集镇区较远。1990年始,因镇区向南延长,出格是1998年莲香新村建成,墩头村西已与斜塘新镇区连成一片。村东与金家堰栅头村交界,苏州—虹桥机场路在墩头村南部穿过,在机场路两侧的苏州民营家产区、斜塘家产小区已与墩头村东南部厂区连成一片。
行政变迁 墩头村村址相传原有大坟墩,村建于坟墩前,因名墩头。解放前,墩头村先后属良墩乡、金庙乡,解放后先后属塘南乡、斜塘乡。1956年相助化时为“金星90社”,1958年人民公社初期为2营,1959年9月改为4大队,1961年改为墩头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墩头村。墩头行政村仅墩头1个天然村,村分前墩头、后墩头(后墩头亦名坟塘浜)。原有7个出产小队,今设6个村民小组。
河道及交通 全村有河浜:墩头浜、河南浜、坟塘浜及弥陀泾,河流总长约4公里。全村有桥7座:人民桥、闸门桥、弥陀泾桥、浜底头桥及1999年建设省级卫生村时建的敦煌1号桥、敦煌2号桥、敦煌3号桥。1995年村投资27.5万元,修环村公路3公里。村内阶梯原铺设水泥楼板,1999年投资91万元铺设20216平方米水泥路面,取代原楼板路。
经济和文化 1997年9月统计,全村耕地面积222亩,个中自留地76亩。全村共有住民196户,706人。全村有420个劳动力,大多在本村各企业中作工,只有少量人设摊、开店。1987年,村有3台插秧机、2台中型拖沓机、3台手扶拖沓机及2台日本产“野马”连系收割机,根基实现农业机器化。全村首要农产物是粮食。农作物有稻、麦、油菜。1966年前盛产席草、藕、荸荠等经济作物,1966年后均改种稻、麦。全村现有农田由2户外村“大农户”承包,村付出每1村民每年400元口粮费,村民自行购置口粮。墩头行政村1984年创立敦煌农工商总公司,后又组建敦煌企业团体公司。2000年年底统计,全村有企业25家,别离是:伟业电动器材有限公司、兰生铝业锻造有限公司、敦煌铸业有限公司、春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敦煌链条有限公司、敦煌苧麻纺织厂(新)、苏州敦煌企业团体公司羽绒厂、凤意羽绒制衣有限公司、敦煌针织打扮有限公司、昌明羊毛衫厂、东豪羽毛成品有限公司、华盛金属压铸有限公司、涵捷机器有限公司、永达五金电器厂、新达压铸件有限公司、新光冶金机器有限公司、金龙非标轴承有限公司、振鑫机器有限公司、宝盛铸业有限公司、宏展衣饰有限公司、新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大洋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共盛制衣有限公司、大承针织打扮有限公司、科星网架工程有限公司、新辉铝压铸件厂、汽车补缀厂。个中“三资”企业有6家。汗青上墩头村的家庭副业以编织芦席为主,60年月初期始村民以编织柴包为首要副业。1998年后,传统副业被村办企业代替。现全村村民首要在本村各企业中事变。村民与传统的农业、副业出产离开。1999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400万元,个中家产产值5280万元,农业产值120万元。整年财务收入187万元。水产物每年产量约70吨。全村农户有98%新、翻建了楼房。1995年以来,别墅型住房增多,每户造价达30万元以上的住民住宅也呈现了10多处。1997年达电话村尺度,有77%的农户装有住宅电话。村原有小学1所,村办学汗青也异常长远,在民国初年已设有初等百姓学校,全村汗青上受教诲的人数也较多。1998年斜塘中心校南迁后,墩头村的人学儿童均入中心校就读,原设于村内的小学、幼儿园于该年撤。入学儿童自一年级始到高三年级,村每年每人助读费分20、40、80、100元几等津贴。村相助医疗制度始于1969年,现有卫生所1所,村子大夫2名,1995年前墩头村在全镇最早实施大病风险医疗制度,现全村100%村民介入。1993年村投资15万元,打1口深井。2000年接通苏州家产园区自来水厂水源。1998年3月份,村开始旧村改革、建设省级卫生村事变。1999年底,经苏州市爱卫会搜查验收,达省级卫生村尺度。村共投资620万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