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要素市场开放|希尼泽:只要信披到位,消费者会理性选择
时间:2024-04-13 04:08 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次
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大国际中心,值此浦东开发开放
30周年之际,站在再改革、再开放
的新历史起点,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采访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口述
上海金融要素
市场
对外开放那段峥嵘岁月。
上海钻石交易所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一个成功而典型的案例,它的设立涉及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建设的具体操作,如何打破外贸、财税、外汇、海关等固有规制,与国际惯例接轨,决策者们大胆闯、大胆试,走出了一条部市合作、部委联合的协同创新之路。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推出《口述
要素
市场
开放》系列,以上海钻石交易所创建及成长为样本,回首上海四个国际中心建设之路,望对中国未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自由贸易,探索制度层面集成创新提供参考。
澎湃新闻 王基炜 制图
口述:
萨米尔·希尼泽(Shmuet Schnitzer)
采访:
颜南海、徐熙、姚建良
翻译、整理:
徐熙、鲁彦真、白璇煜
时间:
2019年6月24日
我们家族从1942年开始接触钻石生意,从我父亲开始已经经历了三代人。我的父亲摩西·希尼泽在欧洲出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父亲一家人在20世纪30年代末从欧洲来到以色列。
家族三代从事钻石行业
1942年,我父亲大学毕业,当时以色列的工作很难找,他也没想好干什么工作。后来,他在一家工厂从一名钻石焊接师傅干起,两三年后,升任到经理职位。这时有人告诉他:“钻石生意起来了,你去试试。”于是,我父亲就开始自立门户,为自己打工了。
当年,以色列的钻石工厂非常少。我父亲和他的一些朋友就想办法把戴比尔斯公司引进到以色列,为戴比尔斯公司寻找钻石加工工厂。这时候,我们的许多同胞纷纷来到以色列躲避大屠杀。在这些同胞中,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犹太人除了带过来财富,还带过来自己的钻石生意经。
可以说,我父亲是竭力推动以色列早期钻石产业发展的人物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特拉维夫成立了以色列第一家钻石交易所。1968年,拉马特甘市政府给我父亲开出了很好的条件,比如宽敞的空间,能让所有的钻石工厂都在交易所附近等。于是,他将钻石交易所搬到了拉马特甘。
我们公司从20世纪40年代白手起家,一直成长到今天,非常不容易。1968年,我们建成第一幢大楼。1980年,建成第二幢大楼。2018年,以色列毛坯钻和成品钻总计出口额达到100亿至120亿美元。以色列是个小国,总人口只有900万左右,按照这样的比例,能达到100亿美元甚至更多的出口贸易额是非常惊人的。可见,钻石业是以色列的支柱产业。
1973年,我开始涉足钻石行业。当时,我还是一名法律系的学生,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一边读书,一边做钻石生意。1977年,我拿到律师执照,尽管我从未当过律师,但每年执照还是会更新。学习法律让我可以换个角度看世界,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钻石生意,我笃信人要有宽广的视野。自那时起,几十年来我一直很享受我的工作。
上海钻交所早期发展的最大盟友
我第一次访问上海是在1990年,是跟我父亲一起去的。当时中国还没有钻石行业,我父亲自己的公司M.Schnitzer&Co.跟上海市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叫“未来钻石”。那时候,上海的私营企业非常非常少,市政府的官员对钻石行业也知之甚少。由于外界对钻石行业的不了解,合资公司成立两年之后就倒闭了,很可惜。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中国市场。
1990年我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我们开会见面的地方没有任何餐饮,场面非常窘迫。现在我去上海,住着高级酒店,周围有公园,到处是高楼大厦,感觉自己在世界之巅。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上海跟今天的上海有着天壤之别。尽管如此,当时上海市政府的官员已经跟我们提出了发展钻石产业的想法,提出想建造一幢钻石大厦。事实上,在上海建立钻交所的想法是我父亲最早跟他们提的。我父亲告诉市长以及与会的其他人,在任何国家想要发展钻石贸易,都必须成立钻石交易所。他们还讨论了在中国发展钻石产业的可能性,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实际行动。我父亲告诉市长,说他是世界钻石交易所联合会(WFDB)的主席(我十年前也是WFDB主席)。他说:“世界钻石交易所联合会可以接受你们,只要
能推进钻石行业的发展。”但这事情后来不知为何就没了下文。
等再一次提起钻交所,是艾森贝克先生主动联系的我们。艾森贝克先生是一位以色列的亿万富翁,活跃在日本、中国等远东地区。他向我们提议建立上海钻交所,他跟一家上海的公司陆家嘴集团合作。于是,20世纪90年代,我们来过上海好几次,艾森贝克、伊扎科夫这些当时国际钻石界非常活跃的人,加上我父亲和我,一起与上海市政府的官员开过三四次会。
2000年5月,希尼泽(左二)等外方发起人来沪进行第二轮谈判时考察上海钻交所选址地。本文图片 均由姚建良 摄
真正推动上海钻交所项目进行的是艾森贝克先生。他深谙中国的人际关系,了解谁才是合适的项目人选,毕竟这不是一个小项目。艾森贝克与商界、建筑界的关系都很好,他是真正把项目做起来的人。可惜的是,我们在一天晚上接到中方的电话:“艾森贝克先生在北京过世了。”由于整个项目都是由艾森贝克先生来主导,一时之间,一切都停止了,再也没什么动态了。之后,这个项目就移交给了上海陆家嘴集团的人,我们就成了顾问。再之后,我父亲去世了,我就成了上海钻交所的顾问。伊扎科夫先生跟我一样,我们是上海钻交所最早的顾问。
2000年,我担任以色列钻交所总裁,邀请中国代表团来一起商量上海钻交所的运营框架。上海钻交所从以色列钻交所的模式中学到很多基础架构,从各个方面参考了我们的模式,比如,集中所有功能在钻交所大楼里,学习以色列钻交所的规章制度。当然,这些规章制度首先要符合中国的法律,但基本雏形都是来自以色列钻交所。因为我们想推动钻石业在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了他们。简言之,我认为我们是上海钻交所早期发展的最大盟友。
见证上海钻交所的成长
我一直是中国的坚定支持者,我相信未来的钻石市场在中国。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市场,但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中国人都未必听说过钻石是什么,更别谈消费了。这种发展变化真的让人惊喜。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双11,我在国外屯手机壳|口述亲历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