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习俗有哪些(腊八节的习俗和传说有哪些)
夏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此日我国大大都地域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昔时收成的奇怪粮食和瓜果煮成,一样平常都为甜味粥。而华夏地域的很多农家却喜好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质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本古代欢庆丰收、感激祖先和神灵(包罗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奠典礼,除祭祖敬神的勾当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勾当来历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典礼)。史前期间的医疗要领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勾当的腊月伐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域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眷念经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进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牢靠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民间多半风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传播着很多故事。
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释教的首创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疾苦熬煎,又不满其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成,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逐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灾祸,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眷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眷念日”。“腊八”是释教的隆重节日。解放早年各地佛寺作浴佛会,进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予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往后便在民间沿袭成俗。听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早年由和尚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网络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披发给贫民。传说吃了往后可以获得佛祖的保佑, 以是贫民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如今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听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蕴藏剩饭的“栈饭楼”平常寺僧逐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 “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往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其时各寺僧敬重粮食之美德。
一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尚。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身后酿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广泛信托迷信,畏惧鬼神,以为大人小孩中风患病、身材欠好都是因为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以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一说,秦始皇建筑长城,全国民工衔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资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照旧饿死在长城下。为了哀悼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 “腊八粥”,以资眷念。
一说,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吊儿郎当,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尾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得,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以后,苦思懊悔,狠下刻意放下屠刀。内地人们便借此教诲后世,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暗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人给家足的好年景。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吊唁。昔时,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隆冬,岳家军衣食不济、受饿受冻,众黎民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黎民送的“千家粥”,功效大胜而归。此日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身后,人民为了眷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