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男女之间 > 正文

陆建新:见证超高层建筑建造的“深圳速度”

时间:2024-04-13 04:13 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


陆建新
接受《深圳口述史》采访组采访。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
陆建新
陆建新,1964年7月出生于江苏海门,现任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他扎根施工一线37年,辗转工作于国内外8个城市,参与44项工程施工,参建工程总高度超3600米,参与建设的深圳国贸大厦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深圳地王大厦创下“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不断刷新世界高层建筑施工速度纪录,使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跃升为世界一流水平。先后获得“国企敬业好员工”“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央企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口述时间
2019年8月12日下午
口述地点
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
原标题:
陆建新:见证
超高层建筑建造
的“深圳速度”
深圳晚报2019年09月02日讯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当时的中国第一高楼和亚洲第一高楼的建筑奇迹,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作为一名建筑人,很荣幸这些“奇迹”我都参建其中。37年来,我参建的摩天大楼总高度超过3600米,见证

了深圳乃至中国超高层建筑建造
技术水平从落后到国际领先的壮阔发展历程。

18岁那年我收拾行囊南下深圳,参与建造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地标建筑——深圳国贸大厦。
满怀憧憬来到深圳
1964年,我出生在江苏海门县麒麟公社长安大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兄妹三人,我是老大。我从小就爱读书,顺利上了初中,而且成绩拔尖儿。1979年中考后,我背井离乡,辗转坐上了南通前往省城南京的大客轮,踏进了南京建筑工程学校(现为南京工业大学)的大门,就读勘测系工程测量专业,开始了我三年的学习生涯。
1982年6月底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位于湖北荆门市的中建三局一公司,从事建筑施工测量。在我刚适应工作环境不久时,我听说公司要在深圳建一栋地面50层、地下3层的高楼,看到好多人都被调去了深圳。
原来,当时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了中国第一栋超高层建筑大楼——深圳国贸大厦项目,因为工程需要大量人手,公司调了好多员工南下深圳。当时,我对深圳毫无概念。
后来,我对深圳的想象均来自于同事从深圳寄来的信里,货品琳琅满目的商店、热火朝天的工地、衣着靓丽的青年……我羡慕极了,渴望去深圳见识一番的念头冒了出来。
听说国贸项目上测量人员人手不够,不久我就接到调我去深圳支援的通知。我很兴奋,在1982年10月,与同事一起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到了深圳后,我俩走到深圳火车站外的广场上坐车,当时没几趟公交车,马路并不宽敞,一路颠簸到了深圳国贸大厦项目工地。我们当时住的宿舍叫“竹楼宾馆”,其实就是用毛竹搭建的两层简易房。白天在工地埋头苦干,晚上在简易房里睡觉,偶尔去繁华的东门老街逛逛,很难想象,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见证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初出茅庐见证“深圳速度”
深圳国贸大厦的建造可谓一波三折。当时我国建筑普遍采用翻模施工,深圳国贸大厦要是用翻模施工的话,建一层楼至少需要7到10天,地上50层,则一共需要500天。显然,这样的工期不符合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要求,必须采用高效的滑模施工新技术。
通俗地说:传统的翻模施工像是手工订制,而滑模施工则像批量生产。令人沮丧的是,项目开始滑模进行了三次提升试验,混凝土墙不是拉裂就是塌落,均以失败告终,各方质疑纷至沓来。但公司顶住压力,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第四次试滑一举成功,全工地都为之欢呼,为之后创造“深圳速度”奇迹埋下伏笔,当时大型建筑滑模施工的成功应用,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深圳国贸大厦的滑模施工每20厘米提升一次,我就一次次地用激光铅锤仪测量,一次次地进行纠偏校正滑模平台,以保证大楼的垂直度。到了第19层之后,建筑速度达到三天一层,当时被誉为“深圳速度”。同时,深圳国贸大厦整体垂直度偏差不超过25毫米,优于我国建筑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0毫米的验收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圳国贸大厦成为了我职业生涯参建的第一个“地标建筑”,18岁的我根本没想到,在未来的37年里,我成了参建“地标”的专业户。

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创新测量方法见证两天半一层的“新深圳速度”。
首次“触电”超高层钢结构建筑
如今,钢结构技术广泛运用在建筑领域,我国的钢结构建筑也随处可见,但在30多年前可不是这么一回事。1984年,在深圳国贸大厦不远处,我国第一座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深圳发展中心动工兴建。
深圳发展中心项目建设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我们公司中标了。我们认真研究测量方案,反复校核安装精度,天天爬上爬下地盯着大楼看,拉着同事一块儿瞧:“你看这大楼歪不歪?”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深圳发展中心至今仍不偏不倚屹然挺立。
受到启发钻研测量方法
在此之后,我陆续参与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太平洋大饭店(现在叫威斯汀酒店)等建筑。10年后,我到了而立之年,也迎来了当时亚洲第一高楼——384米高的深圳地王大厦的破土动工。
我当时是地王大厦钢结构项目的测量负责人,业主方请了几位来自中国香港的测量工程师指导我们,那时我才见识到了踞顶测量的测量方法。
以往我们是站在下面楼承板上架设经纬仪进行测量,测钢柱垂直度,再换算出柱顶偏差。只见测量工程师手脚灵活地爬到柱顶上,用钢尺进行测量,精准度比我们高。这种追求精准的专业精神让我从中受到启发。


经过反复钻研,我摸索出一个办法:采用传统的经纬仪垂直度观测与激光垂直投点量距两种测量方法,建立双观察复核系统。即便如此,更大的挑战在于高空作业,我必须走到对面的测量作业点去,但那时还没有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凌空走在不到一巴掌宽的钢梁上会像独木桥那样轻微甩动,我不敢站着走,就跨坐在钢梁上,两手抓着一点点往前挪。
见证“新深圳速度”
囿于当时施工条件,深圳地王大厦项目主体结构建到100米高了,可临时施工电梯还没装好。我每天上班要背着10多公斤重的测量经纬仪,手拿三脚架爬25层楼,一天至少上下两个来回。
那时我住在梧桐山半山腰一栋临时房里,有时因加班赶不上公司的班车,只能坐公交车回住地,下了公交车还得走好长一段路,再爬一段300米长的山坡才到宿舍。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