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明:创新推动传统行业发展
时间:2024-04-11 05:07 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次
1988
年 4
月,31
岁的我来到深圳。2019
年已是我在深圳的第 32
年,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这片土地,深圳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我既是深圳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深创业 28
年,我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给予企业自由发展的环境,这是我愿意把方大扎根深圳的重要原因。
熊建明
江西南昌人,1957
年 4
月出生,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工商管理哲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促进会创会会长、深圳市江西商会会长、深圳市南山区慈善会名誉会长等职。2009
年被评为 " 建设创新
型国家杰出人才 "" 全国推动
自主创新
企业家 ",2010
年被评为 "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人物 "" 中国上市公司最受尊敬 10
大功勋企业家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30
周年 30
位杰出人物 ",2018
年被评为 " 致敬改革开放 40
年影响中国的功勋深商领袖 "。
口述时间
2019
年 3
月 26
日上午
口述地点
方大大厦 20
楼会议室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壹
快速发展的深圳给我带来了震撼和启示,社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然离不开科技与环保。
人生两个重大的决定
1977
年,我进入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土建系工民建专业学习。毕业后,我在江西省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1985
年,我来深圳参加一个专业会议,第一次与深圳这座城市打了照面。往昔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地刻在脑子里,当时深圳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让我大开眼界,工地遍地开花,连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的人都到工地干活。一心求发展的深圳吸纳了全国建筑设计界的人才,我深受震撼。这里才是真正能创造出价值的地方,我来深圳的念头开始萌芽。
这个念头在之后几次深圳之行中不断滋长。1988
年的 4
月,我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那时,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如火如荼,正是用人之际。深圳到南昌招贤纳士时,我被引进深圳,担任当时蛇口区管理局主任工程师。在蛇口工作 3
年,我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参与蛇口的规划和建设中学到了许多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新材料运用的新思路。
快速发展的深圳给我带来了震撼和启示,社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然离不开科技与环保。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自己的专业与节能、环保、低碳等理念相结合,希望做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业。
1991
年,我辞去安稳的政府公职,开始 " 下海 " 创业。我带着自己的 6
项专利,自筹 3
万元创办了方大集团的前身—— 深圳蛇口方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始研发生产彩板幕墙等建筑新材料。一次选择来深圳,一次选择辞职 " 下海 ",当时包括家人在内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的选择,但现在看来,这都是我人生中重大的决定。
科技为本,创新为源
方大成立时,我为公司提出的宗旨是 " 科技为本,创新为源 ",到今天我们还一直在坚持着。当时,国内对于彩板幕墙还很陌生,市场一片空白。彩板幕墙相比于传统
的建筑材料,具有节能、环保、抗震、质轻、耐用、安装简便等明显优势,我觉得其发展潜力巨大,但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都没有样板工程,推广起来并不容易。
在迎来第一位客户之前,方大的创业始终处于胶着状态。当我决定集中公司全部力量研发彩板幕墙新产品时,发现幕墙研发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当时在国内很难招到专才。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从设计到搬运材料再到生产加工,我都得亲力亲为,手把手培养起公司的核心团队。
资金只出不进,公司很快陷入了缺钱的窘境,最困难时,几万块钱的工资都拿不出来。幸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公司从银行贷款 3000
万元买进了机器和工厂建设用地。在那个年代,3000
万元着实是个不小的数目,这成为方大起步的重要基础。现在回想起来,我仍感激当年包括政府、银行、顾客在内的创业生态圈,如果没有他们对一个新产业的信任和支持,彩板幕墙产业不可能从无到有做起来。
在那段磨嘴皮子也拉不来订单的日子里,我备受煎熬,不敢有丝毫动摇。坚持最终有了回报,当时蛇口工业区要建风华大剧院,业主愿意给方大一次竞标的机会。为了证明材料的可靠性,我们花了 20
万港元请香港的专家,给幕墙检测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等性能。检测证明幕墙性能达标后,我们再把业主请到现场,观察第二次检测。检测结果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方大终于拿下第一单。
只用了 3
个月的时间,方大就顺利交付产品,建成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彩板幕墙大楼。这一单的顺利完成为方大迅速打开市场做了铺垫,之后,蛇口电视台、深圳中华自行车厂等地标式大楼的订单蜂拥而至,我们还中标完成了当时全国最高的超高层彩板幕墙建筑——深圳新闻大厦,方大的知名度也因此逐日攀升。事实证明我的预判是正确的,彩板幕墙不久即获得市场热捧。到 1994
年,方大的资产总额、销售额年增 100
%,占据国内彩板幕墙行业的显著地位。
贰
深圳在这方面的思想解放,造就了今天各种类型企业的百花齐放盛况。
深圳是方大的 " 伯乐 "
上世纪 90
年代,企业要上市是需要指标的。在深圳,指标分配是以 " 公开赛马 " 的方式,从企业发展各方面去衡量。当时还有深圳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竞争,论名气、论规模,成立 3
年的民企方大都无法比。但是,当时的深圳市政府却把宝贵的指标给了方大。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网恋男友当我是应召情人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