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喂猪, 一夜爆红后被张艺谋劝退的“谋女郎”, 如今咋样了?(张
提起“谋女郎”,《十面埋伏》章子怡、《金陵十三钗》倪妮,还有巩俐、董洁……
随便哪个拉出来,都当得上倾国倾城,仪态万千。
可偏偏这位谋女郎,又丑又土,毫无气质,扔进山里也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1999年,13岁的魏敏芝因为长相足够“土”,被老谋子一眼挑中,演了他的新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一炮而红。
和其他谋女郎命运大相径庭,魏敏芝因张艺谋的一句话,彻底淡出娱乐圈,从此泯然众人。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魏敏芝怎么样了呢?
《一个都不能少》
1987年,张艺谋凭着《红高粱》,把彼时名不见经传的巩俐一夜捧红,此后二人多次合作,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票房神话。
1995年,张艺谋想尝试新的风格,拍摄了《有话好好说》这部新喜剧电影。
只可惜反响平平,当年观众普遍还不能接受这种“黑色幽默”。张艺谋口碑一度崩塌,还欠下一屁股债。
同年,巩俐也因种种原因,和张艺谋分道扬镳。
电影惨遭滑铁卢,自己捧红的谋女郎也离自己而去,此时的张艺谋可以说是步入了人生的低谷期。
就在这时,张艺谋无意间读到了一本小说——《天上有个太阳》。
小说讲述了一位乡村老师和学生们之间,发生的种种催人泪下的故事。
心情低落的张艺谋读完后大受感动,当即就决定要以此为原型,按照自己的旧风格重新拍一部电影出来。
张艺谋的翻身之作《一个都不能少》,剧本就此而生。
其实当时张艺谋预算并不多,他也没指望靠这部电影赚钱,纯粹是出于一种对艺术的热爱和感动,才想把故事拍出来的。
所以他压根儿就都没想到,就这么一部低成本电影,竟然给他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剧本准备好,接下来就该找演员了。
那个年代选角色,不如现在这样,基本都是被流量裹挟的。
当时的导演不管你有多少粉丝,也不管你带资多少进组。
视镜不过?那不好意思,咱下次合作吧!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那个年代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也并生着出了大批实力派草根演员。
所以《一个都不能少》剧组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张艺谋就直截了当的说:“没经历过那种生活,演技再好也演不出来。所以主演必须去农村找素人。”
就这样,剧组众人兵分八路、四方找寻。
据说当年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小演员,全组人跑了整整四万多里,找了几万个孩子,两三年后才确认了所有演员。
当然,其中也包括电影的主演,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魏敏芝。
十三岁的少女
1985年,魏敏芝出生于河北省一个小村子里。
她家境贫寒,但父母非常开明,即便家里再穷,也要坚持送所有孩子去读书。
魏敏芝非常懂事,她很会体谅父母。所以平日里除了学习,就是帮父母做农活。
1998年时,《一个都不能少》的副导演郦红来到了村子里,寻找合适的小演员。
当她来到魏家破旧的院子里时,13岁的魏敏芝正在一瓢一瓢喂猪。
女孩浑身脏兮兮的,发丝被汗水黏在额头也顾不得搭理,一边喂猪,一边“噜噜噜”呼唤它们来吃,动作娴熟的让人心疼。
郦红上前轻声叫了两声,魏敏芝听到后,停下手上动作。
小姑娘疑惑的回头,大大咧咧的笑着询问郦红来意。
女孩长得不漂亮,土里土气的,但她的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灿烂,打动人心。
郦红说明来意,问她是否愿意去拍电影?
魏敏芝表情先是惊讶,然后就是不加掩饰的欣喜,她手忙脚乱的放下猪食,用手肘理了理额前发丝,然后激动地说“自己愿意”。
其实魏敏芝早就听村里人说过,有个大导演可能要来挑演员。
她一直都喜欢唱歌跳舞,有机会可以表现自己,她自然十分乐意。
况且,她听说拍电影可以赚钱,自己如果赚到很多钱,不就能帮父母分担压力了吗?
郦红被她的笑容感染,自己也没忍住泛起笑意:“好,那你就跟我去试镜吧。不过如果试镜不通过,就没办法演哦。”
魏敏芝不懂什么叫试镜,但她心里想:无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就这样,前一刻还在喂猪的女孩,下一刻就被带到了张艺谋面前。
一炮而红
初出乡村的女孩,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竟也丝毫不露怯。
虽然还不懂找镜头,不懂把握节奏,但张艺谋觉得她质朴、认真的样子,简直就是自己剧本中女老师的化身。
张艺谋眼光向来是毒辣的,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姑娘能行。
果然如他所想,魏敏芝在接下来的考核中,遥遥领先了其他来试镜的孩子们,最终斩获《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
由于没什么经验,也没有经过专业科班学习,魏敏芝一开始的拍摄过程非常坎坷,一个镜头都能NG二十多次。
不过张艺谋一直很有耐心,从他决定选择素人演员开始,就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了。
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很照顾这个农村来的妹妹,不拍摄的时候,就会来给她分享各种表演经验。
就这样,这部长达106分钟的电影,拍摄了整整一年。终于在1999年9月,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了。
这部电影一经上映,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剧烈反响。
里面没有一个明星,从主演魏敏芝老师,到配角村长、校主任等等,全都是真正来自农村的素人……
可就是这么一部电影,最终斩获了当年的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等各种奖项。
年仅12岁的代课小老师,自己还是个孩子,却因老班主任“一个都不能少”的嘱托,独自一人进城寻找她的学生。
最后找到学生张慧科时,魏敏芝目光呆怔的望着镜头,一滴眼泪顺着黝黑的面颊落下,眼睛一眨不眨。
这滴眼泪,流进了千千万万个观众的心中。
电影的女主角魏敏芝,从这一刻起,在国内外一炮而红。
选择
魏敏芝火了以后,生活自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先是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报酬,父母那这笔钱,修缮了家中摇摇欲坠的破屋子,又给孩子们都添置了不少新衣服。
她本人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家里天天挤满了亲朋好友,纷纷过来祝贺她。
当时河北省石家庄一中学的校长,知道了魏敏芝的家庭情况,当时就邀请她来自己的学校读书。
学校不仅会免除她的所有学杂费用,还会给她生活补助;并且为了让父母更好的照顾她,还会就近给她父母提供就业。
紧接着,家里又接到了别的电话,很多剧组和经纪公司找到魏敏芝的父母,希望可以找她合作,出演新剧。
是继续读书?还是开始演艺之路?
魏家父母无心将女儿当成“摇钱树”,把决定权给了女儿。
魏敏芝再怎么早熟,她也不过就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面对这种场面,她一时间也有些迷茫了。
几天后,魏敏芝联系了张艺谋,想向他请教自己未来要怎么走?
张艺谋当时就跟她说,不建议继续拍戏,回去读书吧。
后来有记者问了张艺谋这件事,他直截了当的说:“魏敏芝不漂亮,身材不好,人也太老实,不适合混演艺圈。”
其实在剧组那些天,魏敏芝已经感觉到了,自己和组里的工作人员差别很大。
虽然大家都对她很有耐心,但她也清楚,因为自己的不专业和懵懂,耽误了大家很多时间。
所以她也明白,自己就算想走演艺之路,也得先提升自己。
最终她做了决定:她要回归学校,完成自己的学业。
人生路漫长
虽然魏敏芝之前在家夜读书,但毕竟农村师资力量太差,所以她刚到市里学校的时候,一点都跟不上进度,学习非常吃力。
不过她很努力,一直刻苦学习。
其实这时候魏敏芝心中是有那么一点小火苗的,登过大荧幕之后,她心中是怀揣着一个艺术梦的。
张艺谋导演话糙理不糙,自己确实方方面面都还很差劲,想要实现梦想,就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
读书那几年,她心无所扰,一边学习,一边联系普通话,虽然进步很慢,但成绩也一直在徐徐上升。
高考那年,魏敏芝不顾众人反对,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本以为自己有过演戏经验,面试会得心应手。
但是她只演过乡村女老师,又几乎是本色出演。北影考题是随机的,选中其他类型的角色,她就完全使不出力来了;
况且,这些年来一直潜心读书,跟那些从小就接受专业培训的学生们相比,她确实不怎么出色。
所以,这一年她落选了。
不过魏敏芝并没有就此放弃,她选择复读一年。
第二年,她再次报考了一所艺术类高校——西安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
这次魏敏芝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编导系学生。
在大学期间,魏敏芝接受了专业、系统的编导培训。
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孩,脑海中全是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她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到了自己导演出的短剧中。
2006年,魏敏芝导演出了电视剧《母亲的心愿》,这是她作为导演的处女之作。
魏敏芝坐在小马扎上,通过镜头认真看着演员们的表演,她一时间恍惚回忆起了1999年的张艺谋导演。
此时的自己,仿佛和记忆中那位对待作品严肃认真的老导演重合了。
这部作品,让“消失”许久的魏敏芝,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曾经那个稚嫩又不经世事的农村女孩,如今竟然可以自导电视剧了,虽说这部作品热度并不算很高,但作为一个新人导演,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和拍摄作品之外,魏敏芝也在疯狂学习英文,因为她一心想出去看看,外面的影视圈是什么样的。
由于文化课底子比较差,她就每天利用碎片的时间来背单词。
后来为了锻炼英文口语,她挤出生活费,给自己买了一个复读机,每天跟着复读机锻炼发音。
2007年,魏敏芝受邀成主持了在北京展开的世界民歌音乐会。
这是一个面向全球的音乐会,站在舞台中央,魏敏芝早已褪去身上的“土气”,她一言一行都透着自信和大方,用流畅的中文 英文,顺利住持了全程。
也是这一年,魏敏芝又成功考上了美国杨百翰大学的传媒电视专业,她独自飞往美国接受深造。
2008年,魏敏芝在美国认识了自己的爱人,同样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刘锦辉。
二人志趣相投、琴瑟和鸣,很快走到一起,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在美国学业完成后,拒绝了美国导师的邀请,双双回国发展。
不久后,二人在国内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结语
直到今天,魏敏芝依然活跃在影视圈幕后做导演。
在自己的努力之下,魏敏芝终于一步一步走出了农村,走出了张艺谋口中的“不适合混演艺圈”。
你看,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
不是吗?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