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刘姓人物 历史上的刘姓状元都有谁(3)
刘子壮(1609-1652),字克猷,号稚川,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举于乡,寒窗苦读近二十年,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介入殿试,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大魁全国,授国史馆修撰。
殿试策万言,略谓二帝三王治本于道,道本于心,讲学为明心之要,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全国之本;又言以全国为一家,则满汉皆一家也。一时为士林传诵。顺治八年,充会试同考官。寻告归。顺治九年卒,年四十四。
子壮博综群籍,精制举文,雄厚排傲,淩铄统统。与同榜一甲二名进士汉阳熊伯龙齐名,世称熊刘。诗古文亦以气胜。《清史稿》曰:建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初年湖广提学道蒋永修也说:国初楚文各人,首推稚川刘太史。
子壮九岁失恃,每念母辄为孺子泣,遂名其堂曰屺思堂。著有《屺思堂文集》、《屺思堂诗集》、《刘稚川老师稿》等。
二十四、刘绎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
少时即以文章有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介入府、院试,补博士学生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候“劝课条规”。后以怙恃年老乞归家乡。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僵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激昂善类,以省察躬举动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著《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
二十五、刘福姚
生于同治三年甲子二月二十一日(1864年) ,卒年待考。清代状元。原名福尧,字伯棠,一字伯崇,号忍庵,一号守勤。广西桂林人。
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五年(1889)任内阁中书,十八年(1892)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由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讲、贵州乡试正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浙江乡试副考官、河南乡试副主考官、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
宣统二年(1910)四月,赴湖北、江西、安徽、江苏考查预备宪政事件。其性顽强,为人正直,不阿显贵,故仕途不畅。受翁同癝影响,有维新倾向,翁被撤职后,在政治上受到冷遇和小看。
庚子之难时,留居首都,与浙江词人朱祖谋、同亲王鹏运潜心词学研究,相助《庚子秋词》,成为晚清临桂词派重要成员之一。暮年定居上海,以卖文为生,穷愁潦倒,烦闷以终。著有《忍庵词》。
二十六、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汗青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小楷笔力秀气刚劲,深得众人推许。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出书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兰亭序》等小楷字帖多部;大字法帖亦有出书。刘春霖的名字已载入香港书谱出书社和广东人民出书社出书的大型词典《中国书法大辞典》。刘春霖患有意脏病,担当日伪冲击后,病情逐渐加重,经多方医治无效,于1944年1月18日逝世于北京(又一说逝世于1942年),其坟场在保定市。
平静天堂
二十七、刘闼忠
刘闼忠,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出生于平静天堂天试状元。刘闼忠,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平静天堂天试状元。据《钦定英杰归真》之序中记实:“天试文状元,开朝勋臣昱天安干殿文正总提,刘闼。”又据《钦定军次实录》之序中记实:“天试文状元,干殿文正总提,昱天安刘闼忠。”可知刘闼忠为天试状元。鉴于序文作于平静天堂辛酉十一年(1861),可知刘闼忠状元及第于此科之前。因为刘闼忠任干殿文正总提,封昱天安,其位居干王府六郡之首。
二十八、刘盛培
刘盛培,湖北人。生卒年不详。平静天堂六年(1856)某试状元。据《江南春梦庵条记》中记实:“伪科所取状元,癸丑朱世杰、甲寅乔彦才、乙卯叶春元、丙辰刘盛培、………”可知刘盛培为丙辰科状元。另据《金陵癸甲纪事略》中第二辑《附粤逆款式略》中记实“刘盛培,诏命官,湖北人,自言庠生。”可知其为湖北人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