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

今日香港的变化(了解香港和国家的历史看到香港未来的机遇)

时间:2023-01-14 11: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娱乐最前沿 阅读:

今天香港的变革(相识香港和国度的汗青看到香港将来的机会)(1)

图①至图③别离为蔡兆浚、陈德好、赵浩柏。 香港处所志中心供图

日前,《香港志》首册《总述·大事记》英文版在香港礼宾府进行出书仪式。作为香港首部专属处所志,《香港志》记述了香港上自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期间先民勾当,下至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故国20周年的汗青,全套共54册、约2500万字,涵盖了天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物、附录、专题等十大种别。

“《香港志》首册英文版的推出是向天下报告香港乐成故事的新契机。读者从书中不只可以相识香港和国度的汗青,更可以看到香港将来的机会。”香港出格行政区行政主座李家超暗示。记者相识到,在包袱编纂《香港志》使命的香港处所志中心,活泼着一群年青的“修志人”。

“参加编纂《香港志》这样史无前例的工程,是我的侥幸”

位于湾仔的香港处所志中心办公室,是一整层的大开间。一排排工位整齐漫衍在过道两侧,蔡兆浚的工位就在离门口最近的位置。蔡兆浚西装革履、面目面貌白皙,戴着一副无框眼镜,言谈举止间透着书卷气和超出年数的沉稳。作为香港处所志中心的高级编辑,1994年出生的他岁数不大、资历却不浅,是最早一批插手香港处所志中心的编辑,首要认真《地名》与《附录》部类的编纂。

国有史、地有志。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久长传统,但自1819年《新安县志》问世之后,便再找不到香港的处所志。香港回归故国后,不少有识之士一连为香港修志奔走全力。颠末多年筹备,2019年,连合香港基金牵头创立了香港处所志中心,正式启动《香港志》的编纂事变。2020年12月尾,《香港志》首册《总述·大事记》中文版正式出书。

“我从小就对汗青感乐趣,大学和研究生读的也都是汗青专业。参加编纂《香港志》这样史无前例的工程,是我的侥幸。”蔡兆浚说,本身一结业就能投身这项奇迹,有一种生逢那时、赓续文脉的义务感和孤高感。

2021年12月初,《香港志》三部专题志中的第一部《香港参加国度改良开放志》面世。这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19章,涵盖经济、金融、文化、社会四大领域,逾百万字,全方位记述了1978年至2017年间,香港参加国度改良开放的过程。编纂团队均匀年数仅35岁,个中第十三章“保险”的作者之一,是90后赵浩柏。

从香港中文大学近代史专业结业后,赵浩柏做过大学汗青系研究助理、收集媒体编辑。2019年插手香港处所志中心,于他而言既是过往经验的延长,也是新的人生体验。

“修志很检验耐性,要找许多资料。我网络资料用了快要七成的时刻,偶然写一句话就要查找资料许多几何天。”赵浩柏先容,为求严谨精确,同事之间会交流稿件逐句核查,差异资料也要交错验证,一旦发明有进出就要从头考据。此刻,一看到数字就想举办核实险些成了他的风俗。

按照类型,“方志”述而岂论、涵盖普及、大小无遗,务求严谨客观。香港处所志中心拟定了严酷的审视流程,全部《香港志》的内容,都必需颠末“蒐、撰、编、统、审、核、定”7项措施,再通过责任编辑“内审”、专家“外审”认证审视,才交由编审委员会批审定稿,并呈请理事会通过,最终付梓出书。

“大概有人认为这份事变既沉闷又死板,但我们对它倾泻了感情和意义,反而乐在个中。”赵浩柏笑言。

“对付‘香港好,国度好;国度好,香港更好’,我有了更深的领会”

对这群在成堆文献资料中摸爬滚打的年青人而言,不绝从中得到新知是这份事变的最大收成。每多一个发明,他们对香港与国度的熟悉便深一分。

除了《香港参加国度改良开放志》,赵浩柏同时参加了《总述·大事记》及《香港志·经济》部类的编纂,“对付‘香港好,国度好;国度好,香港更好’,我有了更深的领会”。

“背靠故国、联通天下,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明显上风。内陆改良开放后,香港为内陆保险业的成长做了许多孝顺,好比中资保险机构操作香港的成本市场得到融资、改进公司管理。”赵浩柏暗示,回归故国开启了香港汗青新纪元,香港在国度改良开放的大潮中,敢为全国先,敢做弄潮儿,创业立功的舞台越来越宽阔。

2017年从中山大学考古学专业博士结业的陈德好,曾在珠三角一带从事郊野观测、考古等事变,插手香港处所志中心后,她首要认真《文化》部类的编纂和统筹事变。从文物、构筑到说话、宗教、习惯等,汇集香港种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为陈德好打开了新天下的大门,也让她对香港与内陆同根同源有了更深的领略。

“香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的风尚节庆有70多项,都与内陆有着千丝万缕的接洽。”陈德好说,她印象最深的是在新界一些传统村庄,每年夏历正月十九城市举行“扒天机”勾当,这正是明清处所志记实的习惯勾当“天机节”,“这一习俗在内陆已很难见到,但在香港却被很好地生涯下来”。

香港有7000多个可供考据的地名,蔡兆浚的一项重要事变就是考据个中部门地名的由来。在此进程中,他发掘到很多鲜为人知又引人深思的汗青细节。

“流露港一带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是知名的珍珠产地。另外,香港产盐的汗青也高出了2000年。”蔡兆浚以为,这些史料都能证明,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河山,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实着中原先民在岭南这片土地上的辛劳耕耘。

参加编纂《总述·大事记》时,蔡兆浚出格研究了1899年新界乡民抗英六日战,并专门写了一篇眷念文章。“新界原住民在英国经受新界之时,为了守卫乡土,曾组织千余乡勇与英军剧烈战斗。固然最终战败,500多人战死,却无损其英勇壮烈,可歌可泣。”蔡兆浚叹息。

本日,已回归故国25年的香港朝气勃勃。但昔时香港被迫割让的屈辱、中华子女救亡图存的抗争,仍常令蔡兆浚心绪难平、陷入深思。

“不可是为了梳理和回首香港与内陆的血脉亲情,也蕴含着香港社会对将来的瞻望与期盼”

关于编修处所志的意义,学界常将其归纳综合为“存史、资政、育人”。跟着时刻推移,编纂团队的年青人对这份奇迹的信心也越来越强项。

《总述·大事记》出书后,作为编辑之一,陈德好一度在收集上遭到政治进攻。遭受的压力,反而让她越发坚信编纂势力巨子汗青著作的须要性和紧要性,“处所志是势力巨子汗青著作,是学者做研究、先生开展解说要引用的。”她信托,假如人们对汗青的认知是精确的,未来大概就能停止呈现大的毛病。

蔡兆浚将这种“毛病”归结于教诲的缺位,“已往香港汗青很不受重视,很长一段时刻,中学汗青科都只有天下汗青和中国汗青,而汗青科亦不是高中必修科”。

近两年,对香港汗青的存眷不再范围于学术圈,越来越多出书和传媒机构开始插手这一步队。做研究之余,蔡兆浚常常为报刊撰文或接管媒体采访,先容他的最新研究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