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洁的古人事迹(古代官员廉洁的十个经典佳话)
1、羊续:“悬鱼太守”
羊续(142-189年),字兴祖,兖州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市)人。东汉大臣,司隶校尉羊侵之孙,中国汗青上闻名的廉吏。
身世泰山羊氏,历任扬州庐江郡太守,大破黄巾叛逆军, 迁荆州南阳郡太守,耿介自律。府丞献生鱼,羊续悬之于庭以拒之,这就是悬鱼拒贿的韵事,故有"悬鱼太守"之美称,逍遥赵慈兵变。中平六年,汉灵帝欲觉得太尉, 拜为太常,卒于任,时年四十八岁。
东汉时,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拜托纳贿、以霸术私。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糊口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面临这条“礼鱼”,羊续阁下为难。无奈之下只好临时收下。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因此内地老黎民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2、刘宠:“一钱太守”
刘宠(?―197年),汉明帝刘庄玄孙,陈敬王刘羡曾孙,陈顷王刘崇之孙,陈孝王刘承之子,东汉宗室、诸侯王。
刘宠勇猛过人,善使弓弩,箭法高深。在其父刘承身后,担任陈王爵位。中平年间,黄巾军叛逆,郡县官兵都弃城逃脱,刘宠于是征兵自捍卫。其时全国饥荒,诸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赋,反屡遭劫掠,有的乃至落难在外,死于荒原。只有陈国仍很兴旺,邻郡黎民纷纷前往投靠,陈国拥有部众达十余万人。
初平元年(190年),各州郡起兵伐罪董卓,刘宠率军屯驻阳夏,自称辅汉上将军。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向陈国求取粮草,遭陈国国相骆俊拒绝,袁术大为气愤,便派刺客张闿冒充途经陈国 ,乘机杀死骆俊和刘宠。
东汉刘宠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为黎民做了很多功德,且廉洁质朴。在他离任时,内地黎民凑了一批金银相赠。刘宠虽坚拒不收,却又不忍令长者乡亲过于扫兴,只好拿一文钱作为眷念,故被时人誉为“一钱太守”。黎民还修了“一钱太守庙”来眷念这位清官。后人有诗赞道:“刘宠清名全球佳,至今遗庙在江边。迩来仕官多能者,世学老师拣大钱”。
3、山涛:“悬丝尚书”、“璞玉浑金”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三国至西晋时期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山涛从前孤贫,兴趣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四十岁时,才任郡主簿。上将军司马师执政时,山涛被举为秀才,累迁尚书吏部郎。西晋成立后,升任大鸿胪。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封新沓伯。他每选用仕宦,皆先承袭晋武帝意旨,且亲作评述,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禁绝。太康三年(282年),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次年归天,年七十九,谥号"康"。 有文集十卷,已亡佚,今有辑本。袁宏在《名人传》中称山涛等七工钱"竹林名人"。
西晋时期的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出名清官。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令,送给山涛100斤上等蚕丝。山涛不肯独自违抗其时的民俗,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其后袁毅恶迹败事,被送到廷尉定罪。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仕宦,上面积有多年尘埃,但印封却齐备如初。世人不禁信服山涛为官廉洁,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人们都喜欢它的贵重,却不能估计它的真实代价。” 4、徐勉:“风月尚书”
徐勉(466年-535年),字修仁。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臣、文学家。
徐勉自少孤贫,早励清节。为人埋头勤学,初入国子学,后补西阳国侍郎。梁朝成立后,拜中书侍郎,转尚书左丞,与周舍齐心佐政,号称贤相。迁太子詹事,副手太子萧统。又拜吏部尚书,认真官员铨选,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官至中书令,以足疾去位。大同元年(535年),徐勉归天,年七十。获赠特进、右光禄医生、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简肃"。
南朝萧梁时期,徐勉被录用为吏部尚书,主管世界组织人事事变。这下他家可热闹了,有事没事来套近乎的人不晓得有几多。某天晚上,徐勉约请友人相聚。席间有个叫虞暠的人,仗着和徐勉相关较量好,竟狮子大启齿“求詹事五官”。徐勉正色道:“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务。”虞暠讨了个败兴,只得讪讪告别。故时人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汗青典故。
5、袁律修:“五代清郎”
隋朝袁律修生平经验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5个朝代,官至尚书郎、太常少卿。为官50余载,却囊空如洗,连升酒薄礼也不收,人们皆呼他为“五代清郎”。
6、范景文:“二不尚书”
范景文(1587年11月29日--1644年4月25日) ,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