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大贤相?(唐朝四大贤相介绍)
唐朝四大贤相?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唐朝初年名相杜如晦从前曾在隋朝任滏阳尉隋朝末年,成为秦王李世民帐下重要照料,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谋划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爱护李世民成立文学馆时,用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为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时,杜如晦与房玄龄参加筹谋,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即位后,杜如晦获封蔡国公,累迁尚书仆射,与房玄龄齐心辅政,为唐选拔人才、拟定法度等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办事坚决,二人因此被称为“房谋杜断”后裔将杜如晦与房玄龄作为良相的规范,合称“房、杜”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病逝,年四十六,我来为各人科普一下关于唐朝四大贤相?以下内容但愿对你有辅佐!
唐朝四大贤相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唐朝初年名相。杜如晦从前曾在隋朝任滏阳尉。隋朝末年,成为秦王李世民帐下重要照料,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谋划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爱护。李世民成立文学馆时,用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为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时,杜如晦与房玄龄参加筹谋,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即位后,杜如晦获封蔡国公,累迁尚书仆射,与房玄龄齐心辅政,为唐选拔人才、拟定法度等。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办事坚决,二人因此被称为“房谋杜断”。后裔将杜如晦与房玄龄作为良相的规范,合称“房、杜”。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病逝,年四十六。
房玄龄: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元勋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经营策,典管,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参加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认真综理朝政。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后配享太宗庙廷。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办事坚决,因此人称“房谋杜断”。
姚崇: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变,顾忌有大臣与之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更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唐代闻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放荡扰乱河北一带,持续攻下了数州。其时军务繁多,各州司檄书雪片般飞来,而姚崇“分解若流,皆有层次”。武则天异常欣赏他的军事手法,原由郎中擢为夏官侍郎。不久,又擢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崇文武双全,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神龙元年(705年)他参加神龙政变,张柬之等乐成地杀死了张易之及其党羽,迫使武则天退位。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因怜悯武则天当日即出为亳州刺史,后又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刺史。后因不愿凭借平静公主,与宋璟一路被贬,任申州刺史。
宋璟: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博学多才,善于文学。弱冠中进士,历任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璟在洛阳归天,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宋璟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殇帝、唐玄宗五朝,生平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齐心合力,副手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宋璟同姚崇一样,是唐代汗青上闻名政治重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