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曾一鸣现在情况(曾一鸣和经纪公司破裂的原因)
《歌手·当打之年》赛程过半,战况愈加激烈,竞演歌手被淘汰再正常不过。虽说成王败寇,但“失落的英雄”同样引人共鸣。
纵然是时代强人,面对失败时的无力感,让所有人感同身受。这是“失败者”身上折射出来的独特魅力。
再回到《歌手》的话题上,随着一个又一个歌手的淘汰,大家惋惜的声音此起彼伏。
从毛不易到黄霄云,再到袁娅维和吉克隽逸,每一次有歌手离开,被淘汰的话题都会顺势登上热搜。
不过,在我看来,比起毛不易、袁娅维、黄霄云的淘汰,诸多离开这个舞台的歌手中,最令我耿耿于怀的,还是奇袭失败的曾一鸣。
尽管距离曾一鸣奇袭失败已经过去了好几期的节目,但我忍不住还是要为他叹上一叹。原因无他,相比起那些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歌手,留给曾一鸣“突围”的时间和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
1982年出生的曾一鸣,今年已经38岁了。
从他2002年创作网络音乐剧《爱你是个错误》出道开始算起,他在这个圈子里兜兜转转将近20年的时间了。以这个时间跨度来考量,曾一鸣算是歌坛里的“老兵”。
2020年《歌手·当打之年》的登台选手中,只有来自日本的歌姬米希亚年龄比曾一鸣大。
而米希亚,本来就是华语歌坛这群“当打之年”歌手中的“编外人员”。所以曾一鸣登上《歌手》这个舞台本身就很尴尬,更尴尬的是,他还奇袭失败了。
曾一鸣比任何人都需要《歌手》这个舞台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他空怀一身绝技、还有心中尚未磨灭的少年般的倔强和抱负,但与此同时,年龄已经经不起他再消磨下去。
毛不易、隔壁老樊离开了,他们还可以继续搞创作,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刘柏辛、黄霄云离开了,她们也可以继续转战下一个舞台,继续收割流量和话题。
更毋宁说早已成名的袁娅维和吉克隽逸,她们只需按照早已规划好的既定路线,继续走下去就可以了。
作为第一批“老去”的80后歌手,曾一鸣身上所承载的悲情色彩,恰恰也是国内早一批选秀歌手们壮志未酬的缩影。
对曾一鸣稍微有点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歌手》这个国内最顶尖的竞技舞台,曾一鸣等了足足7年。
7年前,他还是个有点理想、有点傲骨的青年才俊。
作为著名音乐人涂惠源的“关门弟子”,同时又在2013年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中摘取年度总冠军的“桂冠”,曾一鸣已经收到了第二季《我是歌手》的邀请。
彼时,心高气傲的曾一鸣认为自己还不够成熟,希望可以沉淀沉淀作品再踏上这个舞台。于是,他拒绝了。
涂惠源转而推荐了另一个学生参加《我是歌手》,他就是凭着这档王牌综艺二度翻红的“金曲歌王”曹格。
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曾一鸣这一“沉淀”,足足熬了7年之久。
7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7年的时间放在歌坛上也足够大浪淘沙、新人换旧人。
站在如今的时间节点上回望7年前的歌坛,《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联手开创了音乐选秀、竞技综艺的新形式和新春天。
彼时的曾一鸣,算得上是选秀浪潮中的“弄潮儿”。但现如今,歌坛变了天,流量与鲜肉齐飞、选秀冠军俯拾皆是。
曾一鸣早已“沉”得难寻踪影,淹没在了茫茫人海中。
2019年,《歌手》节目组开启了歌手自荐、网友投票的踢馆模式,曾一鸣也很积极地参与了自荐,可惜没有流量的曾一鸣,网络投票远远被刘宇宁、钱正昊等一帮年轻后辈甩在了身后。
到了第三轮,节目设置的专家组要在报名歌手中,推荐一名歌手上节目,歌迷们声嘶力竭,希望曾一鸣能被专家推荐,结果最后挑中了比他年轻的创作歌手毕书尽。
对于这个无奈的局面,曾一鸣难掩心酸,“你梦寐以求的地方,总有人来去自如。”
今年《歌手》的主题是“当打之年”,主打年轻歌手们的较量。但咖位成为了曾一鸣翻不过去的大山,只得以奇袭歌手的身份去“挑战”那些比他还年轻的后辈歌手们。
曾一鸣踌躇满志来到这个舞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没想过我会输”。
遗憾的是,曾一鸣奇袭小他5岁的“金曲歌王”萧敬腾,最终以181票对308票的大比分落败,憾别《歌手》舞台,为他这个梦想画上了一个遗憾的句号。
曾一鸣是有实力的。
他的唱功几乎没有明显的短板,各大音区没有明显的音色断层,强混高音基本上是国内男歌手的音高天花板。单论唱功,曾一鸣可以抬头挺胸的内地男歌手的“第一梯队”。
除此之外,曾一鸣还是一名不错的词曲创作人。
尽管多数人认识他,都是因为2013年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中国最强音》,但是,他其实可以更早被大家所熟知。
2004年,曾一鸣与陈淑芬联合创作《烟花烫》,成为纪念张国荣逝世一周年的官方主题曲。
2005年,曾一鸣师从“金牌制作人”涂惠源磨砺作品,并推出首张个人原创专辑《七月》。
2008年,曾一鸣加盟滚石唱片。虽然滚石褪去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盛世光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滚石仍然是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唱片巨头。
歌手路上的前半程,幸运的曾一鸣远胜与他同时期崭露头角的新人歌手。
当然,很少有人能走得一帆风顺。
曾一鸣受他的同门师兄、金曲歌王曹格跟滚石唱片撕破脸闹解约的事情影响,滚石决定与涂惠源的经纪公司停止一切业务往来,原本身在事外的曾一鸣也无辜躺枪,一度被雪藏。
这一窘境直到2013年,曾一鸣参加《中国最强音》才得到改观。曾一鸣凭借这次选秀一鸣惊人,迎来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曾一鸣一路闯进决赛,最后凭借着《我要快乐》和《也许明天》折冠。
就在这一年,湖南卫视除了举办《中国最强音》,还举办了另一档老牌选秀节目《快乐男声》,捧出了华晨宇。
同样是湖南卫视的选秀冠军,曾一鸣远不及华晨宇有辨识度,他也就逐渐被淡忘了。
于是辗转了这几年,曾一鸣如今沦落到只能在直播平台上“卖唱”,才能继续他的音乐梦想。他实在没有更大的平台了。
都是命运。但曾一鸣坚持不认命,他仍然保持着他的倔强和骄傲。
终于来到了他向往7年的《歌手》舞台,大家都以为曾一鸣会祭出大招。他却出乎意料的带来了一首动力火车的老歌《第一滴泪》。
就连他的歌迷都不能理解,曾一鸣为什么选这首歌,不仅老气还没有辨识度,即便唱得好也不讨好。当天,“曾一鸣选歌”这个词条一度攀上了热搜榜。
对此,曾一鸣的想法是很单纯的,他认为这首歌是和他同时代的歌,是70后和80后的青春,所以他喜欢这样的情怀,并且他很自信这首歌能唤起同龄人的共鸣。
退一步来说,他还有傲人的唱功加持。
曾一鸣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淘汰,他做一切的选择,都是基于他一定能留下来的预设,他连奇袭成功之后唱什么歌,都已经列清楚了。
可是失败,就是这样意想不到地降临了。赛后,他的这首歌也反响平平,令他大失所望。
曾一鸣终于意识到,或许,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承认:“我确确实实觉得自己在这个时代上,还有一点脱节。”
曾一鸣就好像一个工匠在家打磨了好久一把宝剑,终于亮出来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开始用枪了。
一代人的时代过去,意味着这代人话语权的丧失。在娱乐圈这个吃青春饭的地方,流行文化的话语权早已被年轻的90后、00后们紧攥在了手里。
当年的选秀歌手们,在当下面临最普遍的评价,就是“油腻”。而那种炫技的唱法,总是会被观众打上“油腻”的标签。
曾一鸣参加完这次《歌手》后,照样没能逃掉“油腻”的评价。
其实相比于歌唱“油腻”,更可怕的是被骂做人“油腻”。
这些基础扎实、见识丰富却从没有功成名就的“老男孩”,身上总是透着一股别人不能理解的自傲和锋芒,而这种傲慢,总没有人愿意买单。
和曾一鸣同岁的金志文,当初参加《我是唱作人》时,自恃有十分丰富的音乐制作经验,在节目里先是批评钱正昊demo试唱“不走心”,后又讽刺周笔畅的program“是用鼠标点出来的吧”。
这些看似不尊重其他歌手的行为,一夜之间被网友怒批“油腻”,骂到金志文之后在节目里说话都变得谨小慎微、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在早期选秀的大潮中兜兜转转。他们身上的悲情,也是早一批壮志未酬的选秀歌手的缩影。眼下这一代人又陷入了十分现实而深沉的“中年焦虑”。
他们其实很难拥有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下了舞台,多半都要回到原来那样才华无处施展的境地。
能够理解的是,这些歌手有他们骄傲的资本,却总是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而如今,他们又悲哀地发现,年轻一代已经开始不认可他们引以为傲的才华了,他们的价值,终究被时代的洪流远远地卷走。
这个时代,有唱功有才华还远远不够,甚至不是走红的必要因素。这成了有实力而没有成功突围的选秀歌手们的“中年焦虑”。
或许,曾一鸣以后面对的,还将是没有平台、没有舞台、没有万人掌声雷动的孤寂与落寞。
或许,对于他而言,通往桃花源的路,会越来越狭窄,直到再也无法向前。也许一切都是命运。“焦虑”到最后,结局多半只有认输,
七年前,曾一鸣参加比赛时,被问到“如果输了怎么办”时,他昂起头血气方刚地说:“输了我把头给你!”
可是,七年后,38岁的曾一鸣,在奇袭失败后被问到“你认命吗”,他只得哽咽地点头:“嗯。”
他认命了。
曾一鸣在这个舞台上掉落的泪水,是许多和他一样不服输的“老男孩”的缩影,他们保有最初的那颗不服输、单纯的拼搏的心,却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一点一点消磨掉了热血和拼劲,最后不情不愿地向命运妥协。
这是太令人心酸的一幕。毕竟,如果可以,谁想认命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