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梦玲到底是湖南的还是四川的(网红易梦玲资料介绍)
易梦玲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
1999年,易梦玲出生在湖南一个富裕家庭,从小生活优渥的她,长大后来到北京学表演。由于外貌优势突出,易梦玲早年做过一段时间平面模特,积累知名度的同时,她也在日常当中分享自己的穿搭、美妆,走上了自媒体网红之路。
2020年12月,rapper马思唯公开与易梦玲的恋情,易梦玲在社交平台化用马思唯的歌词承认身份,“我不是马思唯,我是马思唯的缰绳。”说唱歌手与网红达人的恋情,在国内外来说都是吸引话题的配置,很多人以为这不过又是一场网红的自我炒作,却发现,这个女孩,有点不一般。
在众多网红“共享同一张脸和同一个滤镜”的时代,易梦玲的长相和审美,显得更加独特,她不加一层又一层的美颜滤镜,而是在阳光下,大大方方晒着甜美笑容,抖音上1200多万粉丝称她为“纯欲天花板”。
夏季,甜美,性感,自信。这些,是属于“易梦玲”的关键词。她的风格带有世纪初的美学要素,又被她改造出了属于Z世代的新解。
层层标签之下,解构易梦玲掀起的审美热潮,其实是当代年轻人正自信、大方、热烈地拥抱自己独特的美。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但永葆乐观健康,像仲夏夜之梦,令人着迷、回味,无法抵抗。
千禧辣妹:美好属于夏天
易梦玲作为网红最具创造性的地方,就是让退场多年的吊带衫,在当下流行语境当中复活了。
有一条经济学定律,社会经济越好,女人的裙子越短,经济不景气,女人负担不起尼龙丝袜,裙子就会越长。
距离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发明“裙长理论”已经过去了一百年,现在的女性不再被“丝袜”的问题困扰,对裙长的选择也有了更复杂的理由。
吊带衫,超短裙,曾经的“千禧辣妹”穿搭而今已经成为一种风格,这事就像鲨鱼夹的流行一样让人觉得有点荒诞:曾经只是家庭妇女在劳作的时候用来固定头发的塑料夹子,现在成了优雅气质的代名词。
易梦玲的千禧辣妹风穿搭
但是又有一点合理:本来,美就是一种意义的再造。
早期易梦玲还没有把握自己最适合的妆容和穿搭风格,美则美矣,泯然众人,难免也喜欢模板脸的尖下巴。但是,变化正在悄悄积累当中。
公布恋情时期,易梦玲的妆容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毛茸茸的眉毛,大面积的橘色或粉色腮红,一头波浪卷发,营造出“野生少女”感。另外,她选择高露肤度穿着,搭配明亮浪漫的背景,让自己的直角肩、细腰、长腿在镜头下大方展现。
易梦玲经常发布动态生图,动作活泼,笑容大方。这些特质与刻板印象当中的网红拉开界线,“见光死”、僵硬整容脸等等标签在易梦玲身上找不到一点踪迹,反而洋溢着的是承认、展现自我魅力的自信、大方与舒展。
易梦玲的动态生图极富生命力
但这种富有生命力的审美,在过去十年,曾遭到围剿。
优衣库、无印良品和重视基本款的快时尚进入中产的衣柜,中产阶级自律自持、追求品质的特性下形成的禁欲系、极简风,统一了大众审美。莫兰迪色变成配色标杆,颜色亮丽的时尚成为历史。千禧审美的退潮,与阶层固化、文化转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后网红们重新将吊带衫、防水台、水钻蓝色眼影带回众人视野,恰好是因为,网红本身就是主流话语之外的平民审美的产物。
李一凡的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曾经拆解过平民时尚背后的文化心理。
对于处于主流文化消费圈层之外的“厂妹”“小哥”来说,追求极度夸张的发型和新奇的衣着,能让他们在奔波奋斗的生活当中寻找到的自我价值和确定感。他们难以获得都市的承认,或者说,城市没有给他们得到承认的机会,因此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流行话语,而“杀马特”成了他们辨认彼此的密码。
最早的网红,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机制下诞生的。在“KOL”一词还没有诞生的时候,“网红”与“网红审美”在主流语境下还是一个贬义明显的称呼。
到易梦玲这里,事情显然起了变化。
“自媒体博主”作为一个职业工种的合法化,让它顺理成章地改造了“网红”的坏名声,易梦玲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之一。
易梦玲所带领的审美,不再意味着廉价、土味,反而与时装周、奢侈品牌等行业进行绑定。最重要的是,宣传一种风格,带领大众变美,终于成了一件专业的事。
易梦玲成了生产者,出品属于自媒体的审美风格。她调合大众与时尚界,甚至能跨越“明星”与“网红”的壁垒。
在易梦玲精心布置的照片里,她为“纯欲”风找到的新定位,是属于富家少女的形象打造,是“美好总在彼岸”的夏天美学。
所谓“氛围感”,就是让某样东西与某个场景建立联系,易梦玲传达的氛围感则是,露出你的肩膀,张开你的手臂,穿上性感的短裙,去拥抱你的夏天。
易梦玲参加巴黎时装周,风姿不输明星,打破网红“见光死”魔咒
这其实与都市人的田园牧歌、上班族的大理丽江如出一辙,它不属于城市打工人,也不属于出租屋的蚁族,其背后的逻辑是,只有一个有钱有闲的女孩,才会总是穿着吊带衫和超短裙出现在海滩和阳光下,被无数鲜花包围。
由此,千禧审美完成了它的中产改造。
时尚其实是一种阶层论。在《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当中,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时尚主编有段台词:“从2002年Oscardela Rent的发布会第一次出现了天蓝色礼服,然后我记得,圣罗兰也随之展示了天蓝色的军服系列,很快的,天蓝色就出现在随后的八个设计师的发布会里,然后它就风行于全世界各大高级卖场,最后大面积的流行到街头,然后就看到你在廉价的卖场里买了它。”
易梦玲的成功意味着网红进入了这个阶层链条,这个链条的末端,是小红书的女孩们开始在“拼夕夕”上寻找15.9元的吊带,批量复制易梦玲照片里的笑容与阳光。
把美变成目的
妆容精致、表情甜美、穿着清凉的易梦玲,让人很容易想起“万人迷”这个经典角色。
这是千禧年后的电视剧《粉红女郎》中的角色,由当时只有21岁的陈好21岁饰演。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角色,她自洽自在地游走于物质捞女与独立女性之间,人设所形成的张力,是至今国内电视剧依然少见且经典的女性形象。
她用经验撰写爱情宝典,对美丽与男人,有一整套自己的心得。她梦想靠自己出众的姿色获得优渥的生活,这是她的思想局限;但是与此同时她又有先进的男女平等思想,她把婚姻当中的利益关系看得透彻,又强调女人应该勇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要当人中龙凤,女中豪杰,最好的人事物我都要追求。”
在易梦玲的成名历程当中,马思唯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客观上来看,易梦玲的经历一定是“万人迷”最羡慕的那种:首先,她找到了一个男人;然后,这个男人帮助她得到了更好的事业。
“网红上位史”,与网红本身的历史同样悠久。嫁给天王的方媛,勇揭罗志祥丑闻的周扬青……对网红来说,“依附男性”是一个难以忽略的敏感话题。
易梦玲却不仅没有让自己成为马思唯的附属品,反而赢得了与马思唯不相上下的舆论尊重,这与她作为一个网红的“敬业”分不开。
易梦玲的关键词“纯欲”,实际上是一个值得批判的风格,因为这存在某种“媚男”的倾向。纯而欲,恰好对应了男人对女性的两种幻想。它看似大胆,实则保守,是女性加诸己身的凝视,它让美成为一种手段或者工具。
易梦玲改造了这种风格,她让原本充满讨好的纯欲风,变成女性自身的欣赏。在易梦玲的照片里,鲜少出现委婉的暗示,而是大方明亮的自我彰显,她不希求别人的目光,美不再是手段,美本身就是她的目的。
网红的美怎么说都有一点空心。明星的美丽制造往往是其演艺作品的附属物,正因如此我们才有了“毯星”一词来挖苦那些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的明星。而网红取消了美丽与商业价值之间的链路,他们的美丽本身就是商品。
易梦玲恰好是空心的极致,这反而为她赋予了女性独立的解释空间,她对待美的事业只是“最好的人事物我都要追求”,她不根据某种喜好调整自己的路径,也不屈服于来自异性的打量。
说易梦玲像“万人迷”,不只说的是她们都爱吊带衫。
《粉红女郎》里有不少情节,描写了“万人迷”如何喜欢帮助自己身边的女孩实现美丽大变身,同时为她们教授爱情心得。她教给“男人婆”如何妆扮自己,变得有风情,也告诉“结婚狂”,“单身是糖,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躲过了婚姻,是要放鞭炮庆祝的。”
有人说“万人迷”是初代博主,正是因为她把握了自媒体经济的核心:分享。
易梦玲同样开放自己,她不保留在镜头前摆出魅力pose的秘诀,短视频里仔细进行打造高颅顶的教学,也让弹幕感叹“姐姐好像真的想要教会我们”。
易梦玲“打造高颅顶”教学
正因如此,她远比同样是纯欲风鼻祖的半藏森林更招同性的喜欢,因为她不怎么在乎异性的目光,而且她真诚地夸赞同性,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她不雌竞。
女性对待易梦玲,则更像是取经,大家不仅羡慕她年少有为和多金,更被阳光下自信的笑容所鼓励。
其实,女性有时候就是应该“空心”一点,追求美丽、财富、自由本身,社会对这些东西附加了太多的工具属性,接踵而来的则是对女性的驯化与束缚,实际上,美丽并不一定以一个好的婚姻为终点,财富则并不一定是他人的奖赏。
变美是一项事业,其他都是意外之喜。就像“万人迷”说,女人要想幸福,第一步是把自己弄得漂亮点,第二步是把自己弄得更漂亮点。所谓做一个“网红”的专业性,大概如此。
美丽焦虑:甜辣的代价
但是易梦玲的风格并非完全代表了解放的那一面。
网络上流传,三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低腰裤,超短裙,吊带衫都是对身材有较高要求的穿搭,与阔腿裤、中性风不一样,易梦玲式的大面积露肤穿搭,在客观上为女性制造了某种身材焦虑。
虽然我们赞赏“万人迷”的美丽修行,但是时代从2003年来到2023年,我们对女性生活的构想有了更多的可能。“美”,尤其是以“万人迷”和易梦玲的风格为代表的女性美,不再具有普适性的功能,而只是百花齐放中的一朵。
自媒体博主对美的追求突然扩充了普通女孩审视自己的维度,当笔者在电脑中键入“高颅顶”的时候,发现输入法不能自动联想这个词——距这个拗口的名词进入日常语汇,才过了很短的一段时间。
颅顶,头包脸,颧骨,法令纹,卧蚕,锁骨,腰窝……一夜之间,大家发现,“知道自己丑,没想到有这么多的丑法。”
自媒体博主分享的扁头形和高颅顶在视觉效果上的差别
美丽只是女性的其中一种价值。
我们当然喜欢美女,也认可一个女孩想变美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当年早有美容界的拼命三郎大S摇旗呐喊:“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如果一个女性希望自己是美丽的,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追求美,这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
但是还有更多的女孩,其实不必以美作为自己的尺度。
日本女歌手chanmina在自己的演唱会上表演《美人》这首歌的时候,在歌曲间奏中间当场使用卸妆水将自己的妆容卸掉,以此表现女性在不美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绽放自我、表达自我的主题。但是这样极具反叛性的行动同时,chanmina并没有拒斥美的存在,她的歌词依然在高声宣扬:“I’m f**king a woman and I’m f**king beautiful.”
美有其狭义的内涵,也有广义的外延。易梦玲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她在狭义美的层面上做到了极致的程度,而一个健康的文化,首先要承认这种美的狭隘。在任何事物都被层层工业化的时代,网红之美只不过是术业有专攻。
从易梦玲那里得到了张扬美丽的勇气固然很好,而不再在网上搜索易梦玲同款的你,会发现在这一个单调的公式以外,还有更多美好的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