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头条 > 正文

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重点 集中攻坚“痛点”“难点”

时间:2019-02-26 21:07 来源: 作者: 阅读:

  诊脉开方,集中攻坚“痛点”“难点”

  春天往往是绘就蓝图的时节,教育部2月22日公布2019年工作重点,六大项34条,教育领域所有的问题都涵盖其中。

资料图:孩子们在上计算机课。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资料图:孩子们在上计算机课。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现象,比如招生时可能遇到的腐败问题,比如学术不端问题,比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比如校际差距过大导致的择校问题,甚至是“家校合作”这种看似比较细节的问题。这些问题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不少人所说的“教育焦虑”。焦虑情绪如何缓解?今天公布的工作重点既“诊脉”又“开方”,以疗愈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

  关键词:保障

  保障,是一扇门,一堵墙,对教育来说,就是满满的安全感。

  保障,是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是保障中小学教育的待遇问题,也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也许你还记得去年曾在朋友圈刷屏的“一块屏幕”,来自重点高中的公开课程让偏远地区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今年,这项工作落实在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中。

  这份工作重点逐条分解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目标任务是“健全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优化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结构,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

  “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的工作措施是,推动各级人民政府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发放。他专门提出,“还要督促各级政府研制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

  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措施则更为细化:“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研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要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力争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7%以上、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兆/秒)以上。同时,要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有序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还要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建立数字化资源进校园监管机制,推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这位负责人说。

  关键词:获得感

  教育的获得感从何处来?是窗明几净的教室,是家门口的放心校,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间,还是考试过程的公平公正。

  在这份工作重点中,从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等方面聚焦这个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方面,工作措施有“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完善小区配套园管理、公办园生均拨款制度与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教师配备与待遇保障、规范监管等政策制度。”

  还有“开展小区配套园、民办园过度逐利行为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发挥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引导作用;继续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推进幼儿园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研制出台普及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等。”

  而在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方面,教育部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完善综合控辍保学机制。”

  “督促各地做好全面改薄收尾工作,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健全辍学高发区重点监测制度,实施精准控辍。依托寄宿制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

  在工作重点中,记者发现,广受关注的“高中大班额”问题也有了改革的时间表。教育部要求,制订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最低标准,指导各省(区、市)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部署各地制订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组织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专项督查。

  关键词:质量

  质量,对于教育领域来讲,是衡量学生的成才标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份工作重点从“增强德育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强劳动教育、强化家庭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一一分解任务。

  增强德育针对性时效性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建立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而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考核和督导评估,强化近视防控工作责任制”。也在工作重点中有较为详细的体现。

  加强劳动教育,也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全面构建实施劳动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考核、评估和督导。”

  同时,“劳”将纳入教育方针并写进修订的教育法。“还要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今年,家长要不要批改家庭作业、家校合作的边界和重点在哪里等问题都将有较为清晰的指导方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密切家校合作。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还要启动家庭教育法立法研究与家校共育共治机制实践试点”。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