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头条 > 正文

首位“洋厂长”体现中国改革开放魄力

时间:2019-01-07 10:43 来源: 作者: 阅读:

  首位“洋厂长”体现中国改革开放魄力
  ——访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格里希之子伯恩特

首位“洋厂长”体现中国改革开放魄力

  威尔纳·格里希(中)和武汉柴油机厂干部一起拟定全厂劳动工资的改革方案(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唐天伟摄

  金质奖章、蓝色绶带、红皮证书,这是伯恩特·格里希给父亲威尔纳·格里希从中国领回的又一份纪念。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国国企聘请的首位“洋厂长”格里希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伯恩特代已去世的父亲领奖。

  1984年,时年64岁的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前往武汉柴油机厂担任技术顾问,后任厂长。当时,“洋厂长”在中国是一则令人意外的新闻。

  伯恩特将这枚奖章放置在客厅里父亲半身小铜像前,旁边还摆放着格里希在中国任职时获得的奖状、嘉奖证书和中国友人赠予的纪念品。比照今夕,伯恩特感慨中国面貌的巨变。

  “这一时刻令人动容。我从没想过,我的家庭能参与到这一历史的进程。”伯恩特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谈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大屏幕展示格里希的照片、宣读他的事迹时说。

  伯恩特至今仍记得父亲告诉家人将前往武汉时的情景。“我们每个人都替他忐忑,中国遥远陌生,不知他会碰到什么事。”

  伯恩特回忆说,父亲提及武汉岁月时多是关于工作生产,他自己跑车间抓劳动纪律,抓产品质量,为厂内管理人员敷衍而发脾气。父亲曾为武柴写过26万字的建议,打破平均主义,以劳动强度和专业技能水平发放岗位工资。在当时中国较为保守的环境下,允许一名德国人主导工厂管理,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和魄力。

  伯恩特说,父亲也提及那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在武柴,他的宿舍没有暖气,窗外都是厂房废料。“再看看今天的武汉,城区扩大,市容整洁,比柏林还要干净,变化大得不可想象。”

  格里希在武柴担任两年厂长,他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堪称“严苛”,被称为“质量先生”。武柴这家老国企也得以扭亏为盈,产品销至东南亚多个国家。格里希于2003年去世。为纪念格里希,武汉市2005年在武汉和德国杜伊斯堡两市,分别竖立了格里希的半身铜像。

  在伯恩特看来,父亲在武柴的经历是改革开放中国提升工业产品质量的一个缩影。经过几十年的技术革新、管理优化,中国企业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获得极大提升。

  伯恩特说,中国人总是提到向德国学习先进经验。而今天,不少事情已经轮到德国要向中国讨教学习。“对比我们两国的铁路系统,你们高速准时,我们故障多,又误点多。”

  谈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国领导人宣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时,伯恩特说,在眼下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在全球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做了明智的决定。“改革可以让国家继续进步,开放则可为世界创造更多共赢机会。”

  (据新华社德国波恩1月5日电 记者张远、李萌)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