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我称呼您“大国工匠”
请让我称呼您“大国工匠”
——中车长客轨道车辆装调工罗昭强做客本报会客厅
做客嘉宾:罗昭强 中车长客轨道车辆装调工 对话记者:徐 微 畅言话题:中国高铁事业的创新之路
罗昭强正与徒弟们探讨业务。 (中车长客 供图)
罗昭强在用自己研发的产品模拟检测设备。 (中车长客 供图)
罗昭强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轨道车辆装调工,曾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吉林省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罗昭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2016年12月,他荣获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
一路走来,曾经的一名普通维修电工,是如何成为工友心目中的“罗大师”、善于创新的“工人发明家”和“工人巨匠”的?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在生产车间,罗昭强常对新带的徒弟强调两句话:新时代,产业工人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学会抬头创新;要珍惜岗位,别小看自己,时刻牢记小岗位连着大事业。
“我与新徒弟强调这两句话是有原因的,年轻人刚进车间,会觉得就干这点活儿,不出问题就行了,也没啥出息。但我要告诉他们,这点活儿如果联系到岗位上,联系到国家整个高铁事业上,就没那么简单了。”罗昭强说,只有徒弟们都明白这个理儿,家国情怀就都有了,就会认真对待工作和岗位,从而实现中国梦、高铁梦、个人梦。
罗昭强是这么对徒弟说的,自己更是这么做的。近年来,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在世界大舞台上刮起了“中国风”。高铁事业蓬勃发展,自然离不开一线工人的创新创造。过去28年,罗昭强带领身边工友不断创新,共完成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15项国家专利,累计为企业节约上千万元。由他个人创新研发的第三代“高铁智能培训设备”已漂洋过海出口到美国,在为中国高铁事业增光、为工人赢得地位和尊重的同时,他也赢得了时代的喝彩。
A
求知路上 他像“着了魔”
“电气这行发展太快了。20年前,一支电笔、一个万能表,加上两个工具就把设备修好了。如今,修高铁设备需要电脑、信息系统、网络控制,光图纸就有几百张。”一路走来,罗昭强对成功的认识比别人更为深刻。他深切感受到,要想做好眼前工作,就必须持续学习,超前学习。
1990年,作为技校毕业的普通维修电工,罗昭强就显露出一股聪明劲儿:一些简单设备,他修得又快又好。然而,一次面对大型复杂的立式车床时,他白忙活了一上午。一位老师傅看到后,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把设备修好了。操作车工对老师傅笑脸相待,罗昭强却被晾在旁边,这尴尬一幕令罗昭强刻骨铭心。
“知识不够用咋办?就得学习。”经历这件事后,罗昭强下定决心:要在最短时间内“拿下”车间所有设备。哪个设备复杂、哪个设备没掌握,他就整天琢磨。很快,车间里的所有设备,他都烂熟于心,出了问题,立马修好。
“我好像对学习着了魔。”据罗昭强讲,那时,休息之余别人打扑克,他捧着书本看;单位技术学完了,他瞄准前沿技术继续学。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技术刚刚在国内工业领域兴起,罗昭强敏锐地意识到,工业计算机化将是一个趋势,于是,他提前充电。听说一家专用机床厂引进日本自动化设备,他马上托朋友、找关系,每周二厂休,必去“偷艺”。那段时间,为夯实理论功底,他白天上班,晚上念夜大,系统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力学、液压等知识,用整整4年时间,拿到电气自动化大专文凭。他自学了西门子、施耐德等不同控制系统编程、调试、组态等技术,他坚信:学到的知识,早晚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B
手到病除 “罗电工”变“罗大师”
有心人,天不负。
2004年,中车长客进入高铁时代,公司为造高铁引进一批大型高精尖设备。罗昭强厚积薄发,开始大显身手。一次,他半夜出差回来,得知生产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大型关键设备数控液压机出现故障,已趴窝4天。他二话没说,直奔现场。该设备是德国制造,厂家派来的工程师也没辙。罗昭强打开电脑,不到一分钟工夫,液压机滑块就重新启动,现场爆出一阵惊呼声。与此同时,有人喊出他的新称呼:“罗大师!”罗昭强笑了:“这个设备电气和液压关联紧密,我烂熟于心,就是改了个参数。”此后,其他人修不了的设备故障、治不好的机器重症,只要罗昭强出马就会手到病除。他成为公司400多套国际一流装备的“全科医生”。
2015年,中车长客为更好发挥罗昭强的引领作用,将他调入高铁中心,面对不熟悉的领域,罗昭强从零起步,甘当“小学生”。下班后,人都走了,他自己学;有人加班,他跟着学。中心晚5点到8点开网络逻辑培训课,他一堂不落。不到半年,他就成了该领域的专家。
SIMIT试验台是CRH3型动车组调试的必需设备,经过多年使用,很多设备已经损坏。外国专家坐飞机来修,每小时2000美元。罗昭强接受了攻关任务。2016年清明节,他通过拆解和研究,利用掌握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原理,摸索出一套维修方法,一气儿修好了8台。设备部部长金辉乐得合不拢嘴:“先不说省了多少钱,单说炒了老外的鱿鱼,就给咱中国人提了气!”
2017年6月26日,两列“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标志着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已经到来。罗昭强团队作为“复兴号”动车组调试阶段骨干力量,全程参与了整个出厂前的调试工作。他们在标准动车组调试过程中,巧妙应用相关软件查找硬件故障,瞬间锁定维修部位,提高了检测效率,保证了质量,成为调试操作的创新之举,圆满完成了“复兴号”调试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c
从不信邪 工人也要创新创造
“要让‘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工人就要自觉参与创新创造。”这是罗昭强的志气,也是第一代高铁人的强烈渴望。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电气控制系统极为复杂,没有动车组调试操作实训装置,调试培训要在上亿元的动车实物上进行,风险巨大。找专家设计,根本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罗昭强哪信这个邪:“神六神七上天前都有地面模拟训练,难道咱造动车模拟装置比登天还难?”他挑起这一重任。对数千张图纸和原理构造“生吞活剥”,用最快的速度读懂了动车,完成了模拟动车组设计,在全国开创了利用模拟手段对高铁车辆调试操作员工培训的先河。使培训时间由原来的两三年缩短至3个月。该装置填补了国内轨道车辆调试模拟技术的空白,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罗昭强成为工人获此殊荣第一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