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之: 但是, 我们还是需要春晚(春晚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新之]
2024年龙年央视春晚落下了帷幕,听着除夕午夜窗外震耳欲聋的爆竹声,电视机里永远在这个时候是舞台上五光十色站满了人,主持人兴奋地在画面掠过神州大地各地欢庆的画面中陪你一起倒数,然后就是各族人民欢歌热舞,演播室里其乐融融的画面。这种氛围感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的习惯。
大约是十年前,电视台把“过年看《春节联欢晚会》”定义为“中国的新民俗”。在电视时代,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传奇”——在其巅峰时代,春晚可以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巨型国家里创造出直逼50%的收视率!那时大年三十全家看春晚是一种全民的仪式感,然而到了2024年,中国人的家庭电视机开机率已经跌破30%,春晚依然是三十到初一的“全民热搜”,尼格买提站在刘谦身后“全国只有我弄错,还是C位的现场直播”的汗流浃背感成为了全国过年都在笑的名梗。有人开玩笑说,刘谦应该担任“禁赌大使”——拜他所赐,全国很多家庭大年初一可能找不出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了。虽然是戏言,但想来这就是只有春晚才能做到的事。
春晚真的有那么差吗?
近年来,大众对于春晚的态度事很复杂的。大家似乎集体陷入了一种“怀念传奇”的情绪之中。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每个人都有了在公共空间吐槽的便利之后,“吐槽春晚”几乎取代了春晚,成为了一种新民俗,从年三十到初一,各种段子如同直播一般不间歇在社交网络上刷屏。不过,你要是自己不看,自然没有素材吐槽,别人在聚会上哈哈大笑你只会尴尬,所以侧面似乎也保证了春晚的收视率。于是跟风吐槽成为了一种为了社交大家不得已的跟风。
而春节前则是各类短视频博主、网红们的规定动作——用夸张的表演“预测”春晚节目——其实并不是真的预测,而是通过讽刺春晚那些很俗的套路,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起到搞笑的效果。宇宙级网红Papi酱用这个题材火了之后(她的创作力真的很优秀!),如今“预测春晚”俨然已经成为自媒体视频创作的一门显学,水平和格调也是良莠不齐。于是讽刺俗套在电视之外的另一个赛道成为了一种新的俗套。
“春晚真的是越办越差了!”这是年年都会听到的一句话,我觉得大过年再去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一个个节目分析,或者嬉笑怒骂一番已经毫无意义,太“卷”了。但是问题在于,“春晚真的有那么差吗?”
大家不妨先回想一个“至此已成传奇”的春晚经典节目,比如说,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卖拐》《主角与配角》《相约1998》,和这些节目同一届春晚登台的几十个歌舞类、语言类节目大多已经大浪淘沙,不再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了。在春晚历史上被称为“高峰”的那几届春晚大多也只是有2个以上,不超过5个的“传世”节目,就已经非常非常优秀了。对于那时候日常文化娱乐活动还很不丰富的我们来说,那些让人惊艳的瞬间是那么让我们快乐和兴奋,几十年后依然难以忘怀。而几十年来每一年的一两个,或者每一两年的一个这样的节目就像繁星点点一样在我们记忆的画布里汇聚,慢慢形成了和我们对于往日岁月的怀念相重叠的一台“曾经的春晚”。
在这台超级豪华的时光盛宴中,有赵本山、赵丽蓉、陈佩斯所有的经典节目,有《虎口脱险》《五官争功》《宇宙牌香烟》这些经典的讽刺喜剧,有高大帅气的费翔劲歌热舞、有巅峰期的周杰伦唱青花瓷、有童趣可爱的《吉祥三宝》有圣光普照的《千手观音》——这样一台“记忆春晚”拿来和当今任何一届单独的春晚比自然是高下立见,让人“摇头叹息”,唉,怎么节目引不起我的兴趣了呢?
这种“记忆滤镜”其实挺好,也挺正常。一年又一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酸甜苦辣、起起伏伏,但历经沧桑后我们其实更愿意把一些美好的瞬间留在记忆里,因为无论如何,曾经的自己拥有美好的青春和无限的希望。而没有经历过这些年月的当代年轻人也倾向于把过往的日子想象成令人神往的“神仙打架的光辉岁月”,就像00后心目中60后是“吃尽时代红利的幸运一代”、80后是“赶上好时候人人都能轻松买房的中年人”,顺便给自己减减压,消除一下2023年人人喊打的“精神内耗”。
但实际上,00后实在不用妄自菲薄,因为至少在群体的艺术鉴赏能力,俗称“见过的世面”上,中国人确实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在这样一个信息的载入量和文化的接受门槛快要被压到极限的时代,你不能说咱们和上几代的精英比吃得有多“好”,但我们至少吃得足够“多”,也足够“杂”,这必然使我们眼睛里更揉不进俗套(觉得俗的前提是看过的套路多),对全民一张菜单的春晚“大锅饭”自然也就挑剔了许多。
“经典时代”的春晚为什么好看?
即使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挑剔的眼光,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和“经典时代”的春晚相比,今天春晚节目可以挑出的“尖子生”和当年比确实也是大大地逊色了。是什么让今天的文艺工作者难以创作出让人惊艳的作品了呢?
去年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言下之意是那些看上去高大上的人和组织也不过如此,我们要对那些光鲜的、高高在上的东西完成“去魅”。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不过我是反着理解的。细细想来,也许任何后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的组织和集体,恰恰是在“草台班子”状态下可以成大事,创造载入史册的传奇,因为草台班子状态下少了很多条条框框,多了些许天马行空,人只有在“不知道行不行,但是不上不行,横冲直撞试试看”的状态下可以把潜力发挥到极致。而当大事已成,大家躺在功劳簿上开始用一些高大上的道理包装这种成功,当这个组织的规则不断细化、流动逐渐迟缓的时候,往往才是大家讨厌的那种“内耗”的开始。
今天我们一提到春晚,想到的是广播电视总台华丽辉煌的一号演播大厅,是人山人海的伴舞和台下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但“经典时代”的春晚最初形态,恰恰是很简单的一个小舞台 十来个摆着零食和汽水的圆桌,一个客串的主持人,点到谁,哪一桌正在喝汽水吃零食的来宾上来给你表演一段——虽然这些都是表演的一部分,但总体上春节联欢晚会在最初的定位里比较接近于一个“文艺精英的新年茶话会”。这样的传统也在一届届春晚中被保留了下来,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今天的春晚台下,依然有很多这样的圆桌,镜头还会时不时扫到坐在桌边的明星,他们有的刚刚表演完自己的节目。
无论如何,在“经典时代”,春晚要演什么节目,以什么样的形式演,请哪些人,甚至在什么地方演都是可以任意创新和更改的。并不会像如今那样形成非常刻板的“规定动作”(一定会有一个民族歌舞联唱、一个舞蹈、一个杂技、一个小朋友表演的“儿童节目”、一个戏曲大联欢)所以就有了很多大胆的,最后被证明无比英明的尝试,比如李谷一具有流行音乐划时代意义的《乡恋》、费翔妖娆扭胯的“一把火”、陈佩斯朱时茂把话剧表演的“小品”改造成了一种主流喜剧形式,当然也会有比较失败的尝试,比如说在北京零下十几度的体育馆里穿着羽绒服唱歌跳舞……总而言之,宽松而简单的文艺载体 全国各艺术领域的顶尖牛人,再加上没有“三天出一个搞笑段子不然流量就会下降”的KPI绩效压力的文艺人可以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打磨一个春晚上表演十分钟的作品——这是当时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面向所有人的展示舞台,也是当时大家习以为常的创作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