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河文脉,展现中华之美!《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开播
记者刘宗智
江山多胜迹,江河万古流。《诗画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一台大型文化节目。第二季《诗画中国》围绕“江河万古流”这一主题,以祖国的江河文脉为线索,以诗画为载体,用现代化的文艺表达方式探寻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精神脉络。1月14日一经播出,相关话题、内容随即占领社交平台。目前,视频全网播放量超1亿次,揽获108个热搜热榜,反响热烈。
以江河文脉为线索
从诗画看江河,从江河看文明。中华文明的成长,离不开大江大河的哺育。黄河九曲如龙,长江浩荡奔放,与江河对望中感受心境的开阔深远,感悟时光的流逝,更汲取着一往无前、东流到海的永恒力量。新一季《诗画中国》以江河文脉为线索,通过新技术手段和鲜活的表达,让经典画作不断“活起来”。
“第二季节目延续了以诗画为载体、用现代化文艺表达方式探寻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和精神脉络的创作思路,但本季意在打造更具主旨表达的节目。”《诗画中国》总导演、制片人田梅直言,“以‘江河万古流’为主题,‘江河’代表了长江、黄河、大运河等具象的水系,‘万古’则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脉,希望绘就一幅江河文明延绵发展的绚丽画卷。”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第一站从万里长江启程。《长江万里图》卷、《江汉揽胜图》轴、《蜀川图》卷、《庐山高图》轴等四幅画卷徐徐展开。古往今来,长江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永恒题材,更是诗人笔下湍流不息的咏叹歌颂。开卷人、品卷人将与主持人共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感受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永恒魅力。
以诗画演绎为载体
画为心境,诗为心声。在江河的景观中寻找诗画的足迹,又在诗画的创作里透视江河的精神,这恰恰是《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的创作特色和创新初衷。
首期节目首位开卷人是40多年前曾为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主持的朗诵艺术家陈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熟悉的声音再度回响,观众们切入画中行者的视角,徜徉在明代画家吴伟创作的近十米《长江万里图》卷中。
在“万里长江万首诗”中,舞蹈演员们于长江岸侧进行实景拍摄,他们在大自然中有感而动,以水为形,翩然起舞,化舞蹈为诗画的语言,勾勒出自在奔流的浪漫意象,江侧沿岸的盛景被一一展现,尽显万里长江的悠久历史与恢弘气势。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韩茂莉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名画和长江。
跨越千年走进《蜀川图》卷,也是步入诗仙李白的人生画卷。值得一提的是,开卷人许嵩为《早发白帝城》原诗谱曲,来到了画中所描绘的场景“白帝城”,在奉节的土地上与李白进行了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不少网友评论“唱得真好,仿佛置身于画中”。
以时代精神为底色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用丹青追寻世界之美,用诗词点亮内心之美,用艺术展现时代之美。
新一季节目从名家诗画中撷取地理人文线索,根据画作风格和内容的不同,从江河本身,延伸到江河带来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节目现场还将观众区改造成“画室”,创新推出“诗画手工班”,邀请美术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美院学生等,通过一幅幅贴合当代视角的作品,抒发人与江河之间相生相伴的朴素情感。
在文化长河的行进中,一个人的热爱可能是润物无声的细流,一群人的热爱必定是澎湃不息的奔流。在诗画手工班中,成员的创作形式具有多样化与科技性,将当代各种各样的艺术装置、美术创作都融入节目中,形成历史的、艺术的、时空的对撞,让古画神韵在当代绽放出新的艺术光芒。从人员构成上来看,“诗画手工班”包含了不同年龄、职业、身份的诗画爱好者,既有“八大美院”在校生、国家级非遗大师,也有民间绘画“大神”、网络艺术创作自媒体博主;从表达形式上看,既有传统的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3D打印、VR作画、艺术装置、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羊毛毡、黏土裱花等也在节目中得到生动展示,让当代新潮艺术手段与传统文化对话,进行富有新时代艺术气息的文化赓续。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