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明星动态 > 正文

从《士兵突击》到《三大队》,张译:十七年磨剑终成锋

时间:2024-01-06 04:06 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

记者刘宗智

2023年,是张译的爆发之年。《狂飙》中,他是扫黑除恶斗争一线那位平凡执着、铁血柔情的警察安欣;《满江红》中,他是奸诈、多疑、凶残的宰相府总管何立;《欢颜》中,他是外表看上去唯唯诺诺、实际上有勇有谋的乡村医生章加义;《刀尖》中,他是有着多重身份的特工金深水;《无价之宝》中,他是重情重义、朴实本分的石振邦;《三大队》中,他是执着追凶的程兵。回顾张译的演艺之路,可谓摸爬滚打,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今天的实绩。

做演员是歪打正着

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将张译视为影视作品的品质保证,更有“张译出品,必是精品”的说法。张译在北大演讲时说:“人和人在攀登路上的差距,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在人生的道路上,是每一次都咬住了那半口气,然后一直在往上走、往上走,才有了今天。”

而张译最初的那半口气,挣得实在不容易。

少年时代,他与父母住在哈尔滨的老厂区,每天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清朗沉着的新闻播报声总会回荡在整个院里,小小的张译由此生出了对播音员的无限期许,“你说话别人都听,一座城市都由你唤醒,太了不起了。”怀揣着这份最初的梦想,张译两次报考北京广播学院,专业课都是第一,但受命运的拨弄,最终都未被录取。两次落榜的张译郁闷不已,怎么想怎么不得劲。萎靡不振数月后,恰逢哈尔滨话剧院招生,张译以自费生的身份紧紧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从最初的毫无基础,到如饥似渴琢磨剧本和表演,张译对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年后,老师好心建议他,若真想学话剧,还是得去北京试试。

张译兴冲冲地提着大包袱小行李直奔北京。先考军艺,结果体检时被查出“脊柱弯曲”和“严重营养不良”,无缘终试;考中戏话剧表演专业时,主考官见了太多长相出众的考生,看到精瘦、小眼睛、塌鼻梁的张译明显愣住了,“你考虑去中文系或者导演系吗?”

徘徊在话剧的墙外,张译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归宿,直到几乎山穷水尽的时候,才终于收到了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的录取通知。后来在自传《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中,张译记录了很多当兵时的往事。张译当了九年兵,终于从老师口中“站没站相,站那儿八道弯”的孱弱男孩,脱胎换骨为观众印象里挺拔坚毅、正气十足的演员。

“史今”的人生突击

在战友话剧团,张译的机会依然有限,他便外出跑剧组,探索了五六年,人生海海,前路茫茫。突然到来的转机,是参加电视剧《士兵突击》的拍摄。当时的张译已经28岁,作为演员来说,年纪已经偏大,而且非科班出身,相貌也并不起眼。电视剧《士兵突击》改编自话剧《爱尔纳·突击》,而张译做过《爱尔纳·突击》的场记。谁也没想到,将近而立之年的张译,通过《士兵突击》为自己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

班长“史今”无疑是《士兵突击》一剧中最具爱心和温柔特性的角色。在许三多受尽冷眼和嘲笑时,史今是唯一鼓励他、相信他的人。虽然出场的戏份只有短短九集,但这一“白月光”角色打动了无数观众。演这部电视剧时,正是张译退伍转业的时候,所以当时和连长在一起的那段哭戏,张译演绎得淋漓尽致。

张译终于红了。随之而来的是《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兵团岁月》等接连不断的片约。盛名之下,张译仍保持着难得的谦逊低调,他开始思考,除了自己热爱表演这份工作以外,自己作为演员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戏好才是真的好

出道至今,张译身上始终萦绕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过去四年里,这位演艺圈“劳模”共拍了16部戏,组与组之间,最短只间隔半天。有人赞他是“戏疯子”,也有人夸他“执着敬业,演技绝佳”,但他始终坚信“戏好才是真的”,沉浸在戏里,游离在名利场外。

在所有合作过的导演中,张译最认可贾樟柯对自己的评价,“张译,能行。”自2017年以来,张译取得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等奖项“大满贯”,电影、电视全面开花。细数过去的作品,张译贡献了许多教科书式的表演,从一个“照着剧本演”的新人,变成了最珍贵的那一类创作型演员。

距离出演《士兵突击》已过去了17年,岁月倏然而逝。今年,也是张译作品大丰收的一年,春节档有电影《满江红》,电影《无价之宝》和《刀尖》正在影院热映,《三大队》也在12月15日正式上映,目前票房已过2.9亿元。可以说,张译成为“霸屏”式的存在,为观众奉献了一次又一次的“最佳表演”。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