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怎么评价姜文(谁是国内最自恋的导演答案出奇地一致姜文)
谁是国内最好的导演?
恐怕很难分出伯仲。
但问「谁是国内最自恋的导演」,答案就会出奇地一致:
姜文。
姜文自恋,人尽皆知。
他在采访中谈到最欣赏的三位导演:
谢飞,谢晋,还有一个是他自己。
可姜文的底气就在这里,哪怕自恋到近乎自负的程度,也没人不服。
好友洪晃就曾力挺:
「艺术家要是不自恋,那就别弄了。」
今天,鱼叔就来聊聊「自恋」的姜文。
为什么他越自恋,反而越多人喜欢?
当我们说一位导演自恋,往往是针对他的作品。
姜文迄今为止拍了六部长片。
其实,每一部都在拍他自己。
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拍的是青春期的大院往事。
当年剧组登报招募男主角,姜文只有一个要求:
「必须长得像我。」
还在读高二的夏雨,被姜文一眼相中:
「还真有点像我,那就是你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入围了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被《时代周刊》评为 「年度世界十大电影」 之首。
如此高的起点,给了姜文足够的底气。
后来他写了一份导演手记,题为《燃烧青春梦》。
戏称自己在片场就是「疯狗」,无视任何人的反对,不断超支。
《阳光灿烂的日子》拍了25万尺胶片,创下中国导演的耗片率纪录。
只为还原出姜文记忆中最闪亮的青春。
在导演手记的结尾处,姜文写下:
「这疯狗好像上瘾了。」
《阳光》之后,上瘾的姜文拍摄了第二部电影《鬼子来了》。
这部电影当年也招募过男主角。
既要在形象和气质上符合马大三这个角色,还要会说唐山话。
姜文物色了一圈,都不满意。
实在没辙,只能亲自上阵。
结果,该片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3,是他口碑最好的电影。
这也支撑了姜文更强大的底气,开启了「自编自导自演」的全包模式。
在自己导演的电影中,他必须是主角,而且还得都姓「马」。
因为姜文属马,小时候外号叫「马猴」。
这种「作者中心化」思想,在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达到顶峰。
姜文曾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给我的礼物。」
可这份礼物在上映后,观众并不买账。
《太阳照常升起》就像一则饱含梦呓的寓言。
全片充满了各种晦涩的符号和隐喻。
因此被观众认为是孤芳自赏,导致票房惨淡。
对于《太阳照常升起》遭遇的误读,姜文至今仍非常介怀。
《太阳》之后,姜文似乎憋着一股劲。
既然观众说看不懂,那他非要拍一个所有人都能明白的故事。
于是就有了2010年的《让子弹飞》。
这是一部烙印满了姜文印记的电影:
荷尔蒙气息,黑色幽默,浪漫主义。
也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姜文的英雄情结——
一名落草为寇的土匪,既有侠义精神,又有市侩的痞气。
张麻子是姜文理想中的非典型英雄形象,让他过足了瘾。
《让子弹飞》让姜文站着把钱挣了。
随后他继续放飞自我,拍摄了《一步之遥》。
这部电影是姜文的一个梦,也是他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可偏偏它也是姜文口碑最不理想的一部。
他在《圆桌派》中谈到这种落差说:
「我以为我拍的都是他们的梦,没想到我跟他们的梦不一样。」
对于《一步之遥》的失利,姜文表示:
「我再也不干这种包饺子喂猪的事了。」
紧接着,就是姜文最近的一部电影《邪不压正》。
他回归了《让子弹飞》的叙事模式,讲了一个易懂完整的故事,少了一些花活和实验性的表达。
可姜文还是姜文,他必定舍不得割舍自己的趣味。
片中出现了彭于晏的裸体,周韵的脚,还有许晴的臀。
为什么要特地拍这些东西?
因为他喜欢。
诚然,姜文是自恋的,可他也确实拥有自恋的底气。
这种底气不仅是年少成名,享誉影坛,更是一种对电影的迷恋。
他尊重电影,对得起观众,哪怕有时候会遭遇误读,也从未妥协。
对于如今的电影市场来说,这样的「自恋」总好过世俗的谄媚。
如果说,一以贯之的导演风格是姜文性格使然的话。
那么他自恋的另一个「铁证」,则是电影中的各种致敬。
而且这种致敬,往往以一种戏谑的,自嗨的方式发生。
集大成者就是《一步之遥》。
影片开场长达十几分钟的片段,几乎与《教父》一致。
从人物的造型,服饰,手势,到说话的腔调,都是完美复刻。
接下来宛如春晚的花域选美大赛中:
开场白一句「Today is history」来自《辛德勒的名单》;
令人眼花缭乱的大腿舞致敬了歌舞片《红磨坊》和《谋杀绿脚趾》。
马走日与完颜英的爱情故事,有《罪恶之城》与《天生杀人狂》的影子。
两人驾车冲向月球的高潮段落,致敬了《月球旅行记》与《E.T.》。
而且月球表面的图案还是一只兔子。
以上这些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通常来说,对影史经典的致敬只会是电影中的「彩蛋」。
可姜文直接把彩蛋拍成了一整部电影。
最后盖上自己的名字。
要不说姜文是自恋的呢,他本人并不承认。
「我跟谁致敬啊,我这么狂妄一人,没有这个习惯。」
他特别指出,《一步之遥》开头的故事和《教父》是完全相反的。
武七来请求马走日,是求马走日帮他花钱。
而《教父》里求教父办事的是一位女儿遭到殴打的父亲。
前者轻蔑狡黠,后者诚恳可怜。
所以在姜文看来,这是一种戏仿的恶作剧。
与其说是「致敬」,姜文更愿意称之为「致歉」:
「意思是说,对不起您了。」
与之相反的,姜文实打实承认的致敬,只能是对自己致敬。
这种「自我致敬」的行为,在国内外导演中都极为罕见。
最有代表性的是《让子弹飞》和《邪不压正》。
《让子弹飞》中,姜文重复使用了久石让为《太阳照常升起》创作的主题配乐。
他说:「既然没有电影致敬《太阳照常升起》,那我致敬我自己。」
言外之意,还是对《太阳照常升起》当年的滑铁卢耿耿于怀:
「他们不懂嘛,我给翻译成这样了,音乐总听得懂吧?」
还有《邪不压正》,片中有大量李天然在屋顶奔跑的片段。
为了这些重头戏,姜文在云南搭建了一座北平城,足足有4万平米的屋顶。
屋顶奔跑的镜头,致敬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同样有一种轻盈自在的感觉。
会让人自然联想到马小军在屋顶上漫步、游荡、抽烟。
影片结尾处,李天然身着白色长袍在屋顶眺望远方,大喊「巧红」的名字。
可巧红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相似的场景,在《太阳照常升起》中也出现过。
周韵饰演的「疯妈」在屋顶踱步,用温州话吟诗。
以及她站在火车上,冲着远方嘶吼着「阿廖沙,别害怕」。
看出来了吧。
姜文不致敬别人,他只致敬自己。
最近,「自恋」的姜文又带来了一支自我致敬的短片——
《姜文与海》。
从画面,到声音,再到台词,几乎从头到尾都在致敬姜文。
甲板上的赤脚,这是姜文电影中常见的意象。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米兰,《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疯妈」,《邪不压正》中的李天然,都有过赤脚的镜头。
名为「月亮船」的轮船,致敬了《一步之遥》中冲向月亮的汽车。
水面泛起的粼光,致敬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经典的泳池片段。
日出时分的侧脸剪影,致敬了《太阳照常升起》。
海边的巨型灯塔,造型像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烟囱和《一步之遥》中的风车结合体。
还有短片配乐中的号声,再次致敬了《太阳照常升起》。
究竟,这支神秘的短片拍了什么呢?
片中,姜文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用手机拍日出。
都知道姜文要求多。
要有未来感,超广角,显微镜全都装进镜头,色彩还要特别讲究。
「这样的手机有吗?」
经过一年的等待,有了。
暗得时候,拍清层次,亮的时候拍出最亮的光。
在海面拍摄日出,本就是一件浪漫与冒险并存的事情。
这就像是姜文自己的电影。
都有一股跟自己死磕的狠劲。
姜文拍电影从不在乎预算,必须坚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否则对不起观众。
湛蓝的天空,奔腾的海水,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在日出前的时刻,能够拍出暗部的层次。
在阳光乍现的瞬间,也能捕捉到最亮的那束光芒。
明暗之间,尽在捕捉。
原来手机也能够拍出这么美的风景。
姜文的任务完成了。
接下来,看你们的了。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