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 有亮点更有硬伤 表达“扭捏” 欲说还休
热度持续走高,口碑却两极化,争议声中,《县委大院》迎来大结局。
这是一部让观众、演员都很纠结的戏,究其原因——剧本有硬伤。
整部剧想表达正剧的价值观,但又很扭捏,不想落俗套。细节和演员上做到了精益求精,故事框架却始终填不满。群像描写范围太广,笔墨有限,反倒分散了观众注意力,总有跳戏之感。
1. “扭捏”的表达
观众喜欢激烈冲突,好人与坏人的戏剧性博弈,但实际上,在县委大院内,抑或在官场,这样平静状态才是常态。
看似平静的官场,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每个人书写不同的政绩与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理解剧本讲述“语气”,没有跌宕起伏,娓娓道来,这一点值得肯定。
问题在于,表达内容与方式的扭捏,而这个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故事素材少,撑不起整部剧和演员。
《县委大院》是群像戏,几个层面切入点,梅晓歌、艾鲜枝等县城发展的决策者,作为执行者的乡镇干部,还有林志为、江霞等官场新生代。
这三大方面,每个都是大话题,涉及背后的关系与难处都千头万绪。县城决策者的压力与无奈,乡镇干部的琐碎与艰难,新生代的奋斗与抉择。
我觉得,全剧应该有重点,侧重一个方面,梅晓歌或者乡镇干部人群,把问题说透,有头有尾。
目前的剧情,给人感觉面面俱到,却都说不透,哪个方面都想表达的深刻,却没有完整的逻辑链和故事链,观众看得云里雾里,感觉角色们还没上大招,突然剧终了。
被大家吐槽最多的“假大空”,也是因为故事内容不充足的缘故。
2.欲说还休
这部剧努力要表达的是“真实”二字,基层领导的群像描写还是很丰富。有按章办事,没能力的;有表面上答应好好的,政策落实就变样的;有偷奸耍滑,总想走捷径的……
背后复杂种种,欲说还休,不说不甘心,说了又没法说透,只能多处蜻蜓点水,留给大家慢慢体会。
这应该是全剧最想表达的内容,县城经济为何发展不起来?领导和基层干部思维已经固化,就像三宝主任的刹车片,一直匆匆忙忙向前开,从未停下来,仔细的排查。
如果这是一部爽剧,梅晓歌上任后大刀阔斧,全县从最后一名迅速上升,成为标榜县,这是观众希望看到的,也是固化思维。
但这种情况不符合事实,梅晓歌注重真实,走得稳,注重环保,一个没有特殊资源和“东风”的贫困县,又有市里的发展压力,能保住官帽已属不易,发展注定无法短时间起飞,或者一生只是一名平凡的官员。
这种情况下,应该学会取舍,毕竟欲说还休的地方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又浮于表面之感,影响观感。
3.值得尊敬的尝试
客观来讲,拍一部这样的正剧,确实需要勇气。尺度的把握,观众买不买账,都很未知。
相对来说,开头和结局处理的都不好。
梅晓歌为发展指引了方向,但为这个方向付出的努力才应该是全剧的重点。实行土地流转,然后呢?成功还是失败?
大量篇幅展现问题,少量篇幅展现决策和改变,然后就收尾,实在说不过去。
如果这是个典型,有成功先例,结局可以再“圆满”一点。如果梅晓歌的职业生涯并不成功,平淡无悔度过一生,作为观众,我依然觉得圆满,完全可以接受。
真是一部让人又爱又恨的剧,不忍舍弃,却又槽点满满。幕后的艰难,我们无从得知,不过依然对正午阳光充满信心,对胡歌下一部剧保持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