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明星难度系数有多低?(2)
休·杰克曼作为主角本来是要领着大家唱完全程的,但当时他鼻子刚做了皮肤癌手术,因为手术伤口原因不能献唱,全程只能用肢体语言表现。
但是到了一首关乎于角色变化转折点的歌曲时,休杰克曼还是忍不住了开始跟唱。
拦都拦不住,直接带着全场唱嗨了,是真的很热爱了。
在《爱乐之城》里面,歌舞大部分都是主角亲自完成。开拍前的三个月时间里,艾玛·斯通和“高司令”瑞恩·高斯林一起上舞蹈课,学习踢踏舞、爵士舞等各种舞蹈,还看了不少经典歌舞片。
另外,艾玛·斯通试镜所演唱《Audition (The Fools Who Dream)》那一段,是现场收音现场演唱。
高司令里的钢琴弹奏是由他自己本人上阵。为此,钢琴零基础的高司令接受4个月,每周六天,每天两小时的训练。
不光是电影这么认真,歌舞主题的美剧《欢乐合唱团》里,也都是演员自己唱。
国外的小鲜肉,长得帅又可爱,实力也超级强的。
“蛋蛋”塔伦·埃哲顿,89年出生,5年前才因为《王牌特工》被大家所认识。
一开始网络上说的最多的是他的迷弟眼神,很多人就觉得是个小可爱而已。
但是这位小鲜肉很拼的,每一部戏都有特别大的进步和改变。跟粉丝吹的那种“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真的不一样。
他在《飞鹰艾迪》里面扮演跳台滑雪运动员,差点认不出是当初那鲜嫩小迷弟。
出演《罗宾汉》,用三个月练就了不错的射箭技巧。
他还在《欢乐好声音》里配音猩猩,展示了自己的唱功。
之后又被埃尔顿·约翰钦点出演了他的传记片《火箭人》。看起来化妆也加深了他的发际线后退,不愧是个英国男人。
国外拍戏不是没有歌替、舞替、琴替这回事,只是替身往往出现在特殊情况,一般人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高难度层次时,才会出现,而且演员本人依然要付出很多。
《马戏之王》里面,丽贝卡·弗格森为饰演“瑞典夜莺”Jenny Lind做了歌唱练习,在电影里也献唱了。但其中难度最高的《Never Enough》是由歌唱家Loren Allred完成。
《绿皮书》里面是有爵士钢琴家唐,人设是顶尖钢琴家。剧组请来了同样是天才音乐家的29岁的音乐家Kris Bowers来当琴替。戏中的钢琴演奏都是经过cg换头。
有替身的片段,不代表演员就轻松了,他们还是要反复的和替身磨合,一起达到一个天衣无缝的效果。
《马戏之王》里面,丽贝卡·弗格森和歌唱家Loren Allred反复排练才让这个“对嘴”效果天衣无缝,演员自己能演唱也保证了表演情绪的饱满强烈。
《绿皮书》里面,演员马赫沙拉·阿里仅仅是做到“像”一个天才钢琴家程度,也还是训练了3个月的时间。
在《绿皮书》演Shirley这样一个顶尖的钢琴家,要求不一样:“你不可能在3个月内学会弹肖邦,或者Don Shirley的曲子,就像如果你扮演迈克尔·乔丹,你想练两个月或者多久后真的变成乔丹,走上罚球线,那是不可能的。” 他为此练习了3个月——不是纯粹学习怎么弹钢琴,而是如何弹起来、动起来像一个钢琴家,“你在地铁站看到一个舞者,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舞者,他们站的方式都不一样。”这3个月里,阿里和Bowers合作,主要是练习和揣摩钢琴家和作为顶尖艺术家的骄傲,如何由Shirley的气质、神态、举止流露出来,练习和揣摩他弹琴的样子,以及按照弹奏曲目来编排动作,毕竟阿里在拍“替换”视频时也不能乱弹。 新浪电影
《波西米亚狂想曲》里弗雷迪·默丘里的歌声是有主演拉米·马雷克、加拿大摇滚歌手马克·马尔泰勒以及弗雷迪·默丘里的三个声音混音而成。
主演光摆摆架势,是不行的。
除了真人献唱献舞、学习各种技能之外,还有不少国外演员为了演戏体重忽高忽低的例子。
贝尔的“弹簧身材”很出名,为了角色经常在短时间增肥、减重、增肌等等等等。
后来我才发现,国外做到这样的演员特别多。杰克·吉伦哈尔,14年的《夜行者》暴瘦,电影里像老了10岁。
16年《铁拳》里,杰克·吉伦哈尔花了6个月训练,在拳击场度过,增加了6.5公斤肌肉变成了肌肉硬汉。
之后他又跑去拍《绝命海拔》,又有另外一组人员给他制定饮食、训练计划。
休·杰克曼为了《金刚狼》17年如一日保持超级英雄的身材。
多年来不仅要远离甜食,在特训期间还要像相扑运动员一样不停地吃,补充蛋白质,两小时一顿,中间是大量的健身训练。
随着年岁增长,每一次以金刚狼的身份回归,就要用更长的时间健身塑型。
2009年,拍《金刚狼1》时休叔苛刻地准备了5个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