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女星疯狂追捧的16小时断食法,试完当场暴食症!脑子是个好东西...
仙女们晚上好~
健身博主一姐上线!
作为一个没时间追综艺的努力健博,有个疑问,为啥国内很多综艺都跟韩国的差不多嘞?《妻子的浪漫旅行》风很大,然后一姐今天发现韩国有个《妻子的味道》。
言归正传,韩国《妻子的味道》里有个谐星妻子,胖胖的130-140斤左右,她分享了自己轻断食的减肥方法。具体操作就是,一天24小时,有16个小时不能吃东西,剩下8个小时用来吃饭。
她是怎么做的呢?为了克制自己的食欲,她让老公把冰箱都拿胶条封上了,这手法可够狠的,还叠加封层。不过这不就是跟拆快递是的,一个小刀儿就能划开的事儿吗?
但是她还算自律辣,没有当法外狂徒。但是一直在等闹钟,就是放饭的闹钟。
闹钟一响,火速拆冰箱,这炙热的目光怕是要把冰箱都吃了叭。
然后给自己在家办了一顿自助,海鲜、大猪蹄子、火腿、蔬菜、水果。基本上是疯狂挨饿完事疯狂暴食。
小表情挺标致啊,一姐还真没见过谁吃东西都这么香,就凭一张照片。
甚至有点可爱了,md...
她的老公也发出了疑义,大早晨吃自助餐水准,那不是暴食症是啥啊!
但她却坚称自己胃很小,不会吃很多,只要守住时间就行,但是她的体型仿佛说明了一切。
虽然现在什么断食法也火的不行,甚至很多人试了都有效果,但一姐想站出来说一句:暴食症的开端,就是从忽略饥饿开始的。理解和回应身体本能饥饿信号很重要,如果你强行忽略,你会发现你的食量变大、进食时段不稳定等一系列副作用。
说到饥饿,一姐又有很多话要讲了,哪些饥饿可以忽略?哪些不可以?其实饥饿感虽然是一个词,但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个是稳态的饥饿,一个是享乐型饥饿,今天一姐就带仙女们方方面面了解一下这是个什么玩儿。
稳态的饥饿
稳态的饥饿是啥?由大脑和身体的一系列复杂信号驱动,它会告诉你啥时候需要进食充电了。当你身体电量不足,荷尔蒙会发出信号,这时饥饿激素(ghrelin)的含量会升高,但如果我们吃饭,饥饿激素含量就会下降了。
主要掌管这块的,是大脑里两个作用相反的信号,“饥饿促进食欲肽”和“饥饿抑制食欲肽”。它们负责告诉你,到底是该吃了还是该住嘴了。
平衡稳态的饥饿,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健康的时间,吃有营养的东西。那除了稳态的饥饿,还有啥呢?
享乐型饥饿
享乐型饥饿,说的土味一点,就是“民以食为天”。
人类对美味食物的倾向性,是从老祖宗传下来的。人们会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进食。越吃美味的食物,你的大脑就会越期待它们。
虽然这种感觉也可以叫做饥饿吧,但它更多的是与寻求快乐,而不是身体需要的能量,所以一姐管它叫”假性饥饿“。一般分为两种:环境型饥饿、情绪型饥饿。
环境型饥饿
环境型饥饿是你在特殊的情况下想进食,吃什么跟吃多少。就比如在嘈杂环境比平常吃得多,和吃得快。以下场景也会导致你产生假性饥饿。
一、电视型饥饿
有多少仙女在看电视、看剧的时候不自觉地吃东西?给一姐亮个相?等到你发现,二斤脂肪已经妥妥贴上了。这种现象也有科学解释的,叫进食遗忘症(eating amnesia)。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一项研究发现,在分心的状态下进食,会促使人们无意识地吃很多,摄入更多的热量。所以在你准备安心刷剧之前,先把身边枕边的零食收掉吧。
二、视觉型饥饿
这个其实一姐也想把它叫做想象型饥饿。一姐刚刚讲过,吃美味食物带来的快感是会让大脑上瘾的,可怕的是,想象食物也会让大脑产生这种愉悦感,并且也能产生食欲!
其实已经有研究表明,对食物的想象在食欲的生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不是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以为靠想象食物可以缓解对食物的渴望。收手吧!让大脑进行其他任务,人为让它干别的事,才是对抗假性饥饿感的正确路子。
情绪型饥饿
情绪型饥饿一姐讲过很多次了,这跟心理、体内激素、外部压力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要知道饮食失调,经常限制某一种食物摄入,也会引起情绪型饥饿。
一、生气型饥饿
化悲痛为食欲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更准确的应该是化悲痛为”咀嚼频率“。当我们受到紧张、愤怒、焦虑这种负面影响时,神经系统就会高度紧张。
为了缓解呢?我们会通过重复一些简单的、易操作的动作,来起到安慰作用,因为操作简单,所以能带来成就感,成就感积累就会强化安全感。
咀嚼就是符合这种简单机制的动作,我们得到心理安慰,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者缓解紧张情绪。所以有实验表明,人在受到情绪波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快咀嚼的频率,加大咀嚼的力量,反推一步就会产生食欲。
二、压力型饥饿
高强度压力:像家庭、严重创伤等压力,一般都会跟严重的精神疾病相关,比如抑郁症、创伤后紧张症,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食欲。当然这个离我们比较远。
中等强度压力: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跟导致饥饿感没有直接挂钩,但是侧面调查发现,有40%以上的人说用吃东西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