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虎符是历史剧吗(蜡像故事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国度博物馆“中国当代文假绅士蜡像艺术展”蜡像郭沫若
引子
在20世纪的中国,郭沫如果一位对现今世民族文化发生了庞大影响的人。他是精巧的墨客、作家,学识广博、才能卓著,生平著作不下两万万字,在文学、史学、考古学、古笔墨学、翻译、古籍清算、书法艺术等方面,均有确立。
郭沫若在文学规模的后果除了他在“五四”时期的新诗歌创作之外,就是汗青剧创作。他的汗青剧固然数目不多,但在其所有作品中所占职位却不小。郭沫若的汗青剧创作始于20世纪20年月初,1921年颁发了汗青剧《苏武与李陵》的楔子;1923年创作了第一个完备的汗青剧《卓文君》;其后又写了《王昭君》等。但他的汗青剧真正引起惊动,照旧1940年月的事。
《屈原》的创作缘起
1940年月初期的中国,正是抗日战役最费力的时辰,蒋介石悲观抗日,却对陕北解放区加紧军事和经济封闭, 1941年1月产生了震惊中外“皖南事务”。为了冲破白色可怕,周恩来发起于1941年11月给其时只是“无党派民主人士”的郭沫若过50大寿(虚岁)。
重庆文艺界为了庆贺郭沫若50寿辰,献出了两台话剧,一是阳翰笙的《天堂春秋》,另一出是郭沫若从头修悔改的从前作品《棠棣之花》。因为《棠棣之花》突出地赞颂公理,很多观众连看三四次,周恩来先后看了七次。《棠棣之花》表演的乐成,大大引发了郭沫若创作汗青剧的热情。
有人提议郭沫若以屈原为题材再撰写一剧,他欣然允诺。1942年元旦,郭沫若还没有动笔,报上就已预报:“本年将有《汉姆雷特》和《奥赛罗》型的汗青剧呈现。”周恩来知道了这件事,特意登门探望,说:屈原这个题材好,由于屈原受毒害,才忧愤地写《离骚》,“皖南事务”后,我们也受毒害,写这个戏很故意义。郭沫若也以为,“今朝的中国以致今朝的天下,整个是美与恶、道义与非道义斗争最剧烈的期间,也是最须得对付斗争精力加以维护而使其发扬的期间......实际,最急切地,要求着文艺必需作为反纳粹、反法西斯、阻挡统统暴力侵犯者的兵器而施展它的浸染。”他抉择,把期间的恼怒复生到屈原的期间里去。
周恩来关于皖南事务的题字
《棠棣之花》剧照
《屈原》创作花絮
《屈原》写于1942年1月2日至11日,1942年3月由文林出书社出书单行本,上演于同年4月,郭沫若用10天时刻培育了一部经典。写此剧时,郭沫若精力状态异常亢奋,他感想“数日来脑子出格晴朗,亦无别种不测之障碍。提笔写去,即妙思泉涌,奔赴笔下。此种征象为汗青所未有。……真是舒畅。”他一边写,一边把原稿送到文化事变委员会去刻蜡纸油印,经常是刻蜡纸的人赶不上他写作的速率。
《屈原》手稿之一
1942年文林出书社出书的《屈原》(图片来自北京新文化行为眷念馆)
《屈原》脱稿后,郭沫若常常把导演陈鲤庭,演员金山、白杨、张瑞芳等人约请抵家中,偶然周恩来也在座。郭沫若向各人先容剧情梗概,还连念带表明地朗诵脚本,时而舒怀大笑,时而义愤填膺,时而低声吟哦。《屈原》上演之前,在演员金山家的一次会餐会上,几瓶酒上来后,郭沫若被各人敬酒,喝得满脸通红,眼睛灼灼发光,挺身而出给各人出个余兴节目——朗诵《雷电颂》,并向饰演屈原的金山说:“你听听我的感情!”开始,他席地而坐徐缓地朗诵着,跟着诗句的睁开,他越来越感动,似乎排山倒海的波澜从他胸中澎湃而出。到了“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健壮的暗中,劈开,劈开!”这一段时,郭沫若一个箭步跳到了床上,在床上床下跳来跳去,欢快非常。全体演员都被郭沫若的气魄慑住了,皎洁的床单因此遭了殃,金山却连连说“值得,值得”。
郭沫若尚故意把脚本交给主持《中央日报》的副刊编辑孙伏园来颁发。有位伴侣提示他稿子会不会有“贫困”,他答复:“我还没有把这个花瓶敲碎之前,百姓党的报纸就还得给我颁发脚本。”(郭沫若这里说的花瓶,是指百姓党让他当的文化事变委员会主任现实上是一放置。)正如郭沫若所料,1942年1月24日至2月7日,《中央日报》副刊连载了脚本《屈原》。百姓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潘公展读后,看出了作者的春秋笔法,暴跳如雷,狠狠地指责手下说:“怎么搞得?我们的报纸公开登起骂我们的对象来了!”当即命令取消了孙伏园的编辑职务。
《屈原》公演
1942年3月初,中华剧艺社等集体正式排演《屈原》。4月3日,《屈原》在重庆柴家巷国泰影剧院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顾罢了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医生靳尚,张瑞芳饰婵娟。
1942年汗青剧《屈原》剧照
郭沫若、于立群与《屈原》导演陈鲤庭(前左1)、演员金山(后左5)、白杨(后左4)、顾罢了(后左6)等在舞台上合影。
《屈原》在重庆初次公演17天,场场爆满,引起很大惊动。其时有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堪称绝唱。”许多人乃至特地从成都、贵阳赶来看戏。整个山城沸腾了,无论在学校,在马路上,抑或在轮渡口、趁魅站旁,时常可以听到人们学念《屈原》剧中的台词:“风!你呼啸吧!你呼啸吧!极力地呼啸吧!……爆炸了吧……”人们在观后的好几天里,都陶醉在《屈原》的情感气氛里,一遍又一各处朗诵《雷电颂》。
郭沫若险些每天在表演现场,琢磨脚本台词,调查观众回响,还激发了“一字之师”的故事:
一次,郭沫若在台下寓目本身创作的汗青剧《屈原》的表演,演到第五幕第一场,他听到婵娟怒骂宋玉:“宋玉,我出格的恨你,你辜负了老师的教导,你是没有节气的文人!”
郭沫若听后,感想骂得还不足份量,就走到靠山找“婵娟”磋商。
“你看,在‘没有节气的’后头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是不是份量会加重些?”郭沫若问演员。
正在扮装的一个演员,灵机一动插了话:
“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你这没有节气的文人’,这多够味,何等有力!”
郭沫若一想,真是太绝妙了。这一字之改,真把这句话讲活了,婵娟的怨愤之情溢于言表,他不禁鼓掌叫绝:“好!好!真帅!”
这件事在郭沫若这位闻名学问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为此专写了一篇题为《一字之师》的文章,倾诉了他对这位一字之师的赞赏之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