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古城简介及介绍(历史漫步--泰宁历史年表)
史前
距今5000年前
新石器期间就有人类勾当。
周
春秋
战国
史前-前256年
周代属七闽之地,春秋后期属闽越国,战国末为闽越王无诸领地。先民为百越族人。
秦
前222年
属闽中郡,无诸为郡长。后无诸助项羽反秦。
西汉
约前202年
无诸佐汉更楚,汉立,规复无诸王位。无诸暮年在大弋山设校猎场,在今泰宁县城建行宫“高平苑”、“乐野宫”,身后葬于城西。
三国
约前9-23年
传说江西九江人梅福(字子真)在栖真岩筑炉炼丹,修炼成仙。
建安12年
(207)
孙策遣贺齐入闽立建安县,泰宁属建安县的校乡。
吴永安三年
(260)
在建安设建安郡。划建安校乡西部地置绥安县(含今宁化、建宁和泰宁三县及清流、明溪部门地域)。
东晋
义熙元年
(405)
绥安县更名绥城县,泰宁属之。
隋
开皇十二年
(592)
绥城县并入邵武县,属抚州
唐
武德四年
(621)
规复绥城县,附属建州
贞观三年
(629)
废绥城县,以其地置金泉场,并入邵武县。
贞观四年
(630)
廖轮领兵除葫芦二洋草寇,留其子、甥镇守,屯垦此地,取名开善。
武后垂拱四年
(688)
复置将乐县,金泉场从邵武县分出改属将乐县统领,并更名金城场,场治在今泰宁。
肃宗乾元二年
(759)
金城场分黄连(今建宁)、归化(今泰宁)两镇,归化镇直属建州。
五代
后梁开平三年
(909)
王审知封闽王,任邹勇夫(876-922)为尚书左仆射,后闽主王延羲派邹勇夫镇守归化。邹定居于此,开疆拓土,保境安民,后誉之“开泰公”。
朝
年 代
重 大 事 件
五代
南唐保大四年
(946)
归化镇改为归化场
后周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958)
升归化场为归化县
宋
平静兴国五年
(980)
邵武改设军,泰宁改属邵武军
熙宁三年
(1070)
县人叶祖洽(1046-1117 )获策试进士第一(状元),后因支持王安石变法,生平宦海沉浮。
元祐元年
(1086)
叶祖洽托请福建按察使张汝贤奏请朝廷变动县名,宋哲宗天子准奏并将孔子阙里府号“泰宁”二字赐为县名。
崇宁三年
(1104)
宋丞相李纲中进士前初次来泰宁丹霞岩念书,26年后的建炎四年(1130年),李纲被贬遇赦后,来丹霞岩住了一年多,与宗本法师结莲社,留有《瑞光岩丹霞禅院记》等诗文。
绍兴十六年
(1146)
住持僧了凝捐献构筑甘露岩寺
庆元二年
(1196)
县城水南人邹应龙(1172-1244)中状元,他为工钱官安分守纪,耿介正直,忠君不二,爱民如子,后官至明殿大学士、参知政事。
庆元三年
(1197)
理学家朱熹隐居泰宁城郊小均坳年余,留有“春夏秋冬”题壁诗四首。
庆元五年
(1199)
于街西建筑五魁坊,表扬状元叶祖洽,状元邹应龙,释褐、解元黄应南,解元江廷滨,解元肖舜咨等五位在科举测验中勇拔头筹的优越学子。
绍定二年
(1229)
汀州农夫叛逆军晏彪率众连破宁化、清流、将乐,管辖刘纯调忠武军驻防梅口寨,镇压了农夫军。
元
至元十三年
(1276)
邵武军改为邵武路,泰宁属之。
至元十四年
(1277)
农夫叛逆军高日新、高从周所部据朱口石辋与元军反抗,并攻陷邵武城。
明
洪武元年
(1368)
改邵武路为邵武府,泰宁属之。
正统十三年
(1448)
10月,农夫叛逆军邓茂七部将吴继旻率军攻打泰宁,城内千余人抵制,伤亡惨重。
朝
年 代
重 大 事 件
明
成化六年
(1470)
将县南沂州一带地域划给归化县(今明溪县)统领。
嘉靖三十九年
(1560)
知县熊鹗筹拨赋税,修筑城墙,历时7月而成,城墙周长2363米,开巨细城门8个,墙头可行人走马。
万历三十五年
(1607)
县人江日彩(1570-1625)中进士。后官至太仆寺少卿,因上陈《为三省免加派疏》、《议兵将疏》,推荐邵武知县袁崇焕出守宁远,参加谳定宫中“册立、梃击、红丸”三案而声震朝纲。
万历四十四年
(1616)
县人李春烨(1571-1637)中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并晋爵为少保兼太子太师。
清
顺治三年
(1646)
清兵入主华夏后,江日彩之子江豫、江复教育朱口、城关一带住民到朱口石辋南石寨遁迹。昔时九月初五,前明叛将李成栋率军攻下南石寨,烧杀抢劫,死者万余,制造了泰宁汗青上空前绝后的血腥惨案。
顺治五年
(1648)
四月初八,武生江政带领2000余义军攻打泰宁县城,被清军狙击包抄,义军战死、被杀400余人。
顺治七年
(1650)
清军提督杨名高坐镇泰宁,连系各路雄师,平息僵持数年的武装抗清斗争。
是年夏,明某遗吏额画网巾,人称“画网巾”老师,解送泰宁被杀于杉津桥头,廩生谢韩等,敬其忠贞,殓葬其尸骸。康熙58年,清政府迁墓于二王庙背山,立碑“画网巾老师墓”。
康熙十五年
(1676)
郑经(郑乐成之子)派吴淑攻伐邵武,连陷建宁、泰宁二县。
是年,山洪暴发,水涨入城,东南北三门城墙被摧,杉津桥崩塌,灭顶20余人。
道光二十年
(1841)
上青乡民黎呈祥、肖祖伦动员农夫2000多人进城请愿,抗议官府犯科增进赋税,遭到镇压。
咸丰四年-
同治三年
(1854-1864)
平静军石达开、杨福清、李世贤等部数十万人先后攻占、踞城、路过泰宁,前后历时达8年之久。
朝
年 代
重 大 事 件
清
咸丰九年
(1859)
18个牛商带头创建朱口牛会,每年的7月26日为“牛会”,沿习至今。
光绪二十二年
(1896)
交溪堡(今龙湖)凉伞山金矿租与法国贩子开采,但条约签后未履约。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开始废科举,罢测验,兴学校。泰宁开办第一所县立小学。
光绪三十二年
(1906)
闻名侨领闽清人黄乃裳率采矿队到龙安杨梅洞开采铁矿。
宣统三年
(1911)
冬,清朝最后一任知县李秉钧闻告中华民国创立,佳偶双双吞金自杀。
中华
民国
民国元年
(1912)
2月24日,民国首任知县杨振衡到任,废旧历,改用阳历,奉行剃发剪辫和妇女放足,开办高档小学。
民国2年
(1913)
县人陈承箕被选为国会众院议员,陈承煜、江巩昌、吴献琛、李昭芑当选为省议集会会议员。
民国3年
(1914)
秋,县开办第一所女子学校。
民国11年
(1922)
北伐军军长许崇智率两师3万多人,由江西瑞金入闽,路过泰宁。
民国12-15年
(1923-1926)
泰宁各地匪患、兵患频仍,处所深受其害,黎民焕发抵制。
民国15年
(1926)
北伐军在泰宁创农协、妇协、青协等组织。
民国17年
(1928)
中共中央抉择泰宁、建宁划归闽北姑且打点委员会统领。
民国20年
(1931年)
6月,泰宁划归南平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统领。
6月,中国工农赤军第全军团六师彭雪枫部首克泰宁,组建泰(宁)、建(宁)、黎(川)革命按照地,并创立泰宁革命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泰宁支部。
朝代
年 代
重 大 事 件
中
华
民
国
民国21年
(1932)
10月9日,红一方面军第二十二军收复泰宁,10月20日,中共泰宁县委创立;11月,朱德总司令亲临泰宁,7个区苏维埃当局先后创立;12月,建、泰、黎戒备司令部在泰宁创立,萧劲光任司令兼政委。
民国22年
(1933)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