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

王莽真实历史(他的头颅去了哪里)

时间:2023-03-05 08: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娱乐最前沿 阅读:

浪漫主义改良家王莽头颅被保藏一事,可谓传得沸沸扬扬,说的神乎其神。追本溯源,简陋是源于《晋书·张华传》之语:

“晋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晋书·张华传》

晋惠帝元年五年,乃是公元295年,此时距王莽被诛的公元23年,已整整是272年之久。在《晋书·张华传》中,说起武库失火一事,致使历代珍藏的珍宝以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所用之剑、王莽之头颅与孔子之鞋均被焚毁。后裔学者在为王莽作传或批评王莽其人时,亦以此为据,以王莽的悲剧来警示后人。

王莽真实汗青(他的头颅去了那边)(1)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王莽,连年来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标签:穿越千年的改良者。在评价王莽的题目上,众史家好像并无太大争议,千百年来多用报复指摘之词,将其视为篡汉的逆贼和荒诞的暴君。基于这种基调,王莽惨死,头颅被历代君王保藏,好像也是合情公道之事。

然则,假如我们在回首王莽死时的惨状,或者还轻易发生一种质疑:王莽的头颅,果然在浊世中存留下来了么?

我们不妨来看《汉书》中王莽之死的记实:

贩子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公宾就,故大行治礼,见吴问:‘绶主所?’曰:‘室中西北陬间。’就识,斩莽首。武士破碎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公宾就持莽首诣王宪。宪自称汉上将军,城中兵数十万皆属焉,舍东宫,妻莽后宫,乘其车服。六日癸丑,李松、邓晔入长安,将军赵萌、申屠建亦至,以王宪得玺绶不辄上、多挟宫女、建皇帝鼓旗,收斩之。传莽首诣更始,悬宛市,黎民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汉书·王莽传》

这段笔墨略长,要害信息已用粗体标识。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可以得知,杀王莽者是贩子杜吴,为争功,校尉东海公宾斩下了王莽首级,随后士卒又将王莽遗体肢解,而王莽的首级被送到王宪处。其后,王莽的头颅又被悬挂在闹市,以示惩戒。功效,围观黎民纷纷击打王莽头颅,尚有人将他的舌头割下来吃了。

王莽真实汗青(他的头颅去了那边)(2)

显然,《汉书》中所载的王莽之死相等惨烈:其头颅几经周转,遭黎民一顿蹂躏,又乃至连舌头都被割走了。那么题目便来了:血肉恍惚、涣然一新的头颅,还会被珍藏起来么?亦可能说,用于示众的王莽头颅,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我们再回过甚来看《晋书·张华传》中的记实,其称晋惠帝元康年间的武库中,曾保藏有汉高祖斩白蛇所用的剑、王莽的头颅和孔子的鞋。值得留意的是,该书在记述武库失火时,尚有一句话很是值得存眷:

“晋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时(张)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晋书·张华传》

为何偏偏加上这一句呢?着实,这是一种隐喻,汉高祖斩蛇所用佩剑于武库失火时被焚,溘然穿屋而飞,不知所踪。所指体现的即是晋惠帝失德,国祚将不久矣。此处同时夸大的尚有王莽头颅和孔子之履一并被焚,也是这样的用意:

史家称王莽首级被黎民践踏或夸大其被收入武库,都是意在夸大引觉得戒。此时武库失火,烧掉了这颗首级(虽然,我小我私人以为此首级早已不存),天然也是指晋惠帝无道;同样的原理,孔贤人的鞋子也被列在被焚之物中,其用意可见一斑。

王莽真实汗青(他的头颅去了那边)(3)

概言之,以我小我私人的概念来看,汗青上王莽被诛后,其首级悬于闹市,遭黎民践踏,乃至舌头都被割走,足见其已很难生涯。后人称历代帝王将其收入武库,多数也是种春秋笔法,或并无此事。因此,《晋书·张华传》称王莽头颅被焚一事,还应正确领略。至于收集中大举鼓吹,王莽首级被历代天子珍藏近三百年,当曲直解其意或过甚其辞了。

参考文献:《汉书》《晋书》等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