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举行过封禅大典吗(历史上有6个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剽窃必究!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奠天为“封”,祭奠地为“禅”,帝王封禅明示着君权神授、国泰民安,有稳定皇权、歌功颂德的浸染。
泰山被昔人誉为“全国第一山”,秦始皇与汉武帝先后在泰山进行过封禅大典后,泰山封禅便成为了历代帝王的最高抱负。可以或许封禅于泰山,意味着比肩秦皇汉武,必将名看重史。
(泰山封禅)
可是,只有真正功在千古的一代明君才有资格泰山封禅,不然,必将遭到言官阻挠,而且会在史书中留下骂名。以是,帝王想要泰山封禅,起主要掂量一下本身的汗青职位够不足格才行。
纵观两千年封建王朝史,进行过泰山封禅大典的天子一共只有六个,除了上文说起的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剩下四个体离是: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宋真宗赵恒。
看到此处我们不禁要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唐太宗李世民堪称千古一帝,为什么却没在泰山封禅之列呢?
(李世民剧照)
现实上,唐朝天子长短常热衷于封禅的,李世民的儿子李治以及孙子李隆基都曾封禅于泰山,就连儿媳武则天也封禅过,只不外所在没选在泰山,而选在嵩山,女皇嘛,总要来点纷歧样的。
论汗青收获,李世民天然是要高于李治、高于李隆基、也高于武则天的,按理说他更有资格封禅天地,之以是未能成行,是受到了料想外的阻挠。
《资治通鉴》记实,早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就故意效仿秦皇汉武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可是,凭证历朝历代的老例,这种工作不能由天子本身主动提出来,必需是臣子再三上书哀求,天子再三谢绝,最终“其实不得已”,方能“始末”承诺。这只是走过场,并不难,只要天子轻微一体现,臣子们顿时息息相通,纷纷上书。可是,偏偏有一位重臣跳出来阻挡,没错,这个不见机的人就是千古第一谏臣魏徵。(注:魏徵,汉字简化后写作“魏征”,以下回收此种写法。)
(魏征剧照)
半路没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是支持李世民封禅的),却杀出个魏玄成(魏征,字玄成),这是李世民始料未及的,他异常不悦,连问魏征六个题目:
上曰:“公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国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谷未丰邪?”曰:“丰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
李世民的六个题目掷地有声:朕的功绩不足高吗?朕的德泽不足深挚吗?山河不足安宁吗?四夷不足臣服吗?粮食不足丰收吗?吉祥不足多吗?每一个题目,魏征都给出了必定谜底,但仍僵持阻挡封禅。李世民不解,问其缘故起因,魏征则给出了令他无法辩驳的来由。
(魏征画像)
第一,隋末唐初常年交战,生齿锐减,到贞观六年时尚未规复到隋文帝开皇年间的程度。 盛世表象下,是国度粮库空虚的近况。
第二,圣驾东去泰山,肯定文臣武将、骑兵车辇跟从,浩浩大荡局限弘大,劳民伤财,非贤君所为。
第三,陛下封禅泰山,则各国君主咸集,夷族首领也要前来抚玩恭贺,这会给戎狄进入大唐要地提供可乘之机。
第四,远程跋涉必要钱,举行仪式必要钱,犒赏夷族首领也必要钱,而这些钱都是民脂民膏,最终城市转嫁到黎民身上,成为黎民的极重承担。
魏征的意思很明晰,起首,现在国度的现实环境不满意封禅前提,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泰山封禅,只不外成绩了天子的小我私人浮名,最终耐劳的却是黎民,真正心系黎民的明君,是不会搞这种沽名钓誉的体面工程的。
(李世民画像)
魏征堪称千古第一谏臣,李世民也堪当千古第一明君,他简直是能听得进去刺耳忠言的好天子。听罢魏征一席话,李世民便放弃了泰山封禅的设法。
正如李世民所言,假如全国平静,黎民充足,即即是不封禅,又有什么相关呢?秦始皇曾经封禅,而华文帝未曾封禅,莫非后裔会以为华文帝不如秦始皇英明吗?(出自《资治通鉴》,原文为: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否则。若全国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华文帝不封禅,后裔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
封禅与否并非评价天子功过的独一尺度,一个真正巨大的君主,该当敬重黎民赛过敬重本身的名声,李世民能为了减轻黎民承担放弃泰山封禅,不愧为一代明君。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