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遵义是什么时候划归贵州的(历史上属于四川的遵义)
遵义集会会议会址
遵义,简称“遵”,地处中国西南地域、贵州北部,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是贵州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都市,黔中都市群重要都市。
遵义是首批国度汗青文假名城,拥有天下文化遗产海龙屯、天下天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命之乡、中国高品格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谓,是中国优越旅游都市、国度园林都市,同时也是国酒茅台的家园。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闻名的“遵义集会会议”,成为了党的存亡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市因此被称为“转折之城,集会会议之都”。
按照第七次生齿普查数据,遵义市常住生齿为6606675人。
本日来聊聊遵义市的建置沿革史桐梓县岩灰洞旧石器期间人类文化遗址和马鞍山新石器期间人类遗址以及在赤水河道域的赤水市和习水县境内发明的很多石斧、石锛、石网坠等昔人类器材,证明在太古时期,遵义一带即有人类栖息繁衍。
春秋时期,今遵义市所辖区域,先后或别离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
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范畴。成语“夜郎自大”的典故,既来自于古夜郎国。
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初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四面。
【犍为郡治后移南广(今云南省盐津县东)、僰道(今四川宜宾市),武阳(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凤鸣镇 )。南齐时,犍为郡治由武阳迁回僰道县,直到公元至501年,僰道为“夷戎”占有,郡废。】
元鼎六年(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治故且兰县,作为邦国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以后消散。
牂柯郡初治故且兰县(今贵州黄平、贵定二县间)。辖境屡有变换:元封二年(前109)分西部置益州郡;元凤五年(前76)罢象郡,以其部门地域并入。有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分南部置兴古郡;东晋建武元年(317)又分置平夷、夜郎二郡,辖境缩小,西晋移治万寿县(今贵州瓮安县境)。南朝齐改为南牂柯郡。汉至西晋武帝属益州,晋武帝后改属宁州。梁大宝后废。隋大业三年(607)又改牂州为牂柯郡。治牂柯县(今瓮安县境)。唐武德三年(620)复为牂州。
三国时期,今境属江阳郡、巴郡、牂柯郡。县邑可查的仍为鳖县,县治今遵义市中心城区四面。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置,查考上面备注之牂柯郡先容。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全国诸郡,实施州县二级制。今境大下属郎州。
隋大业3年,复郡县制。今遵义市境分属牂柯郡、明阳郡、江阳郡。那时,境置县邑可查的为绥阳县、义泉县、牂柯县等。
唐初,实施道州县制,今境属剑南道泸州,黔中道播州、珍州、思州、夷州、充州等。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更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区域。
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以是人们常习习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
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更名遵义县。这是“遵义”的名称之始。
遵义之名相沿现今已有1364年。除县名外,汗青上曾有过遵义砦、遵义军、遵义军民府、遵义府、遵义专区、遵义行政公署、遵义市等建制名称。播州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为杨氏土司所世袭统治。
五代十国时期,今遵义市境大下属楚国播州、夷州。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今川渝及贵州北部地域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今遵义境内置有遵义军、滋州、播州、珍州、承州等,属夔州路。
南宋时期,今遵义市境仍属川峡四路之一的夔州路。
元朝,今境设播州宣抚司、思州宣抚司,属湖广行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