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影视娱乐 > 正文

跨越百年体悟“知行合一”《典籍里的中国》迎第一季收官之作

时间:2022-07-13 19: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娱乐最前沿 阅读:

  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带动了社会上有关中华典籍传承与解读的热潮。节目被《新闻联播》播报16次,《人民日报》《光亮 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中央媒体刊文报道近100次,全网斩获热搜超150条,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视频播放量超20亿。

  10月10日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迎来收官之作。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最后一期中,“现代 念书 人”撒贝宁将引领不雅 众亲临阳明先生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树德 、立品 之典,与三位念书 人一起为人人 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提起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我们眼前可能会显现 出一个吟诵着“吾心自有光亮 月”的消瘦身影,穿越近五百年的时光,阳明学历经跌宕放诞 放诞 起伏,仍散发着睿智的光辉 。他的思想学说、处世之道,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

  本期节目将围绕集中体现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语录体著作《传习录》展开,通过讲述书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并从王阳明波澜 壮阔的人生命运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

  《传习录》书名源自《论语》

  作者王阳明用一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

  《传习录》通行本为三卷,约八万余字,成书原因与另一部儒家典籍《论语》异常 相似,都是门生 对先生 言行、思想的记录 和整理。巧的是,《传习录》这一书名也源于《论语》中记录 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哲学系传授 董平说明 道:“‘传’是先生 所讲述的内容,还包孕事件的处置惩罚 方法 、行为、态度;‘习’是实践、行动,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先生 所传授 给我们的器械 ,我们有没有时时地去实践、去运用,用‘传习’作为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门生 们是想把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 下来,赓续 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传习录》反应 了王阳明整个生命过程 的思想探索,其内容是对儒学理论的创造 性连续 与立异 性成长 。“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经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富典范 性的命题之一,对此后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成长 都产生 了深远影响。纵不雅 王阳明五十七年的生命过程 ,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幻想 人格,后世人评价他“真三不朽”,也就是“树德 、建功 、立言”。

  王阳明从小立志“学为圣贤”,曾为钻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反而因为费心 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后来一直身体欠佳。入仕后,又逢官宦专权,受牵连惨遭廷杖,十分艰苦 捡回一条性命,又被贬谪至贵州龙场。这样的生死考验,不仅没让他泄气 丧志,反而促成他龙场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国汗青 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表示 :“阳明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不雅 念,那么我们今天要怎么懂得 这句话呢?实践是磨练 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赞助 我们培养自主意识,确定 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学史力行,行胜于言。无论是对小我 照样 国度 ,都应铭记道弗成 坐论,德不克不及 空口说 ,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 。唯有如此,能力 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龙场悟道激发心灵震颤

  身临其境感触感染 知行合一,触摸圣贤伟岸人格

  先贤典籍是源头活水,后世典籍如百川奔流,配合 汇入中汉文 明的不息长河,奔涌千年,从未断流。《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来,营造了动人 至深的故事讲述场,跨时空演绎了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力 、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并生动诠释了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 和内涵。可以说,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以及情感的爆点,惊艳了不雅 众,成为无数“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本期《传习录》的戏剧舞台采取 倒叙的创作手法,将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首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

  王阳明人生的重要节点“龙场悟道”,在演员辛柏青的诠释下直抵人心。首次测验测验 古今穿越现场表演的辛柏青,也称自己对这场戏的印象极为深刻:“我想这个应该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呐喊,确实是每次喊完都差点要晕厥了。你看我(在舞台上)踉跄了一下,那不是设计。我冲着大屏来了一个‘我明白了’,其实是震烁古今的圣贤强有力的一句话,在那一刻他知道了什么是圣人之道。”

  中央民族大学汗青 文化学院传授 蒙曼介绍:“儒家历来有重视实践的传统,然则 在传统思想里头,‘知’和‘行’往往是作为两件事来对待 的,并且 多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为一个重要的,并且 是系统的哲学命题提了出来,是我们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异常 了不起的突破和立异 。”

  在王阳明一众门生 中,徐爱因为德性 兼备而深受喜爱,王阳明曾将其比作“吾之颜渊”。他不仅是王阳明的妹夫,也是最早开端 记录 王阳明言论的人。戏剧舞台上,王阳明与门生 徐爱用生命践行“知行合一”,最后生死分手的催泪场景也相当令人期待。

  王阳明晚年时,和孔子一样回到家 乡讲学。后来,他又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心忧家国的王阳明罹病 出征,于第二年客死在回籍 的途中。生命的最后一刻,门生 问他有何遗言,他答复 “此心光亮 ,亦复何言”,坦荡地停止 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