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和农家乐:“成长中的烦恼”怎么解
省政协举行今年首次民生协商论坛
聚焦“促进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
民宿和农家乐
“成长中的烦恼”怎么解');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本报记者 詹程开 何晟 叶晨
在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你是否也渴望到乡村去寻找一份盎然的春意?在风景独好的农家乐里享受片刻的安静,或是在乡野的民宿中消磨慵懒的时光,这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吧。
昨天下午,浙江省政协举行了今年的首次民生协商论坛,围绕“促进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建言资政。本次民生协商论坛进行了“三个第一次”的新尝试新探索:第一次通过“浙江政协·网上议政厅”开设专栏互动并进行网络直播,第一次通过“浙江政协·掌上履职”在省政协委员中进行主题议政和问卷调查,第一次开展远程协商。
16位省政协委员和3位省政协应用型智库成员、界别群众代表在主会场参加论坛,为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寻找更广阔的空间以及更多的可能。
民宿农家乐形成“产业集群”,有浙江特色也有成长烦恼
3月,算不得是旅游的旺季,但临安指南村,因为正值油菜花盛开,游人仍旧络绎不绝。“周末房间早就预定一空啦。”通过视频连线,民宿业主罗云妍说。
2017年,这位80后姑娘返乡创业,用积蓄开起了自己的民宿——云栖枫林。相比于当地的传统农家乐,这间古风民宿档次有了提升,并且安排了品茶、做青粿等具有本地文化氛围的体验,很快填补了村子住宿市场的空白,生意一直不错。
罗云妍的成功,也引发了一些农家乐的跟风学习。“有的人认为民宿就是要装修高大上、房价高大上,盲目花钱改造,最终效果却有些不如人意。” 罗云妍反映。
通过调研,浙江民宿和农家乐发展的总体面貌越来越清晰。
自2003年以来,我省民宿和农家乐从“点上萌芽”向“产业集群”发展,呈现了方兴未艾的态势,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
截至2018年底,我省登记在册的民宿16286家,总床位超15万张,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直接就业超10万人;农家乐经营户2.2万户,年营业收入427.7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6.9万人。
可以说,我省民宿和农家乐无论是数量、效益、质量及管理水平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成为了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极,是促进城乡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
如今,浙江的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发展已然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态势,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如何更好地服务助推浙江的民宿和农家乐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成为这次民生协商论坛上共同探讨的焦点话题。
让乡村元素成为独特韵味,彰显“民”的特质、“农”的特点
针对目前我省农家乐和民宿发展情况,钱报记者作为界别群众代表在现场提问:面对营销能力更强的民宿、乡村酒店,农民自主经营的农家乐往往处于市场信息流下游、品牌和收益的末端,我省农业农村等部门是否有考虑整合资源,为全省农家乐提供一个可展示、可销售的信息化平台?
省政协委员王小龙认为,创意和个性化追求使民宿天然就不同于一般商业酒店,“小而美”是民宿业最佳的组织状态,要遵循这一内在规律,找准民宿小众、个性的定位,避免千篇一律、同质化发展。
省政协应用型智库成员叶新才在现场发言时表示,要实现民宿的“提质增效”,绝不是等同于让民宿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必须要回归到农耕文化的传承上去,回归到一二三产业的叠加上去,回归到城乡生活的融合上去,核心要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就是民宿业主‘有配套、不烦心;人气旺、有钱赚’;消费者们‘来得了、住得下;很喜欢,还想来’。对消费者来讲,要有舒适便捷的交通条件,有性价比高的价格定位,有吸引人的环境景观。”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现场回复,随着时代的发展,浙江的农家乐迫切需要从线下走到线上。目前,浙江正在推动乡村公共服务模式数字化变革,农家乐的平台化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目前我们正在收集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特色,争取尽快推出全省农家乐的线上平台。”
在会上,大家纷纷建议,要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提质控量、示范带动,突出各自的特征、特点、特色,挖掘提炼各地农村建筑、乡野田园、乡下生活、民俗习惯等,让各具特色的乡村元素都能成为独特韵味,做到本土性浓、乡土味重、乡愁感强,充分彰显“民”的特质、“农”的特点。
远程协商跨越“时空界限”,讨论更鲜活更接地气
借助“互联网+”,协商议政跨越了时空界限。
除省政协机关主会场外,这次民生协商论坛还在德清县政协、缙云县政协设置了分会场。作为全省高端民宿的发源地之一,德清县自2011年起步,走出了一条以“裸心谷”等为代表的高端民宿业态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共有民宿700余家,2018年接待游客766.8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约29亿元,“洋家乐”品牌闻名遐迩。
德清县政协主席张林华谈到了民宿发展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文化。“随着民宿井喷式发展,同质化、重硬件轻软件等情况开始出现。大浪淘沙,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民宿业比拼到最后,一定拼的是民宿主人的文化底蕴。凡是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最终的产品就比较有品质、有生命力。”张林华说。
在主会场的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一边认真记录,一边接过话题:“旅游和文化的确不可分割。这次机构改革,把文旅合并成一个厅,我的理解,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旅游的载体作用,促进文旅融合,提升旅游的品质,加快文化的发展。”
不少在分会场的委员和民宿经营者,也对如何更好推动民宿经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莫干山的沈蒋荣,给自己的民宿起名“莫梵”,取意没有烦恼,一个清静的地方。但随着周边民宿越来越多,价格方面的恶性竞争浮现,让他颇为烦恼。“有些民宿主为了快速套现回本,就把原来1000多元一间的房间以1000多元入住多次的方式,促销房间预售券。这样一来价格市场被扰乱,同时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权益也受到影响。粉丝买了预售券,却预订不到出行日期的房。”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民宿价格体系加以指导,并合理管控,保障这个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