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栖息地“拆大坝”,是一次“拨乱反正”
娃娃鱼栖息地“拆大坝”,是一次“拨乱反正”
漫画/勾犇
扫描二维码 微信看“沸腾”
扫描二维码 微信看“新京报评论”
视点
河流的价值并不只是发电,娃娃鱼栖息地“拆大坝”,无疑是对过度水电开发建设的一次反思。
据新华社报道,为了保护野生娃娃鱼的栖息地,湖南张家界启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拆坝”运动。截至2018年12月,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有34个水电站被关闭退出,长江重要支流澧水流域的10座水电站大坝被拆除。
两栖动物大鲵又名娃娃鱼,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珍贵“活化石”,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而张家界市是中国大鲵主要原产地之一。
这场拆坝运动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此前,由于水坝截断了河流,阻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加之人类活动增加、水质的恶化,导致大鲵的生存栖息地不断缩小,被迫形成孤岛化的生存分布。保护区内大鲵的天然出苗点与保护区成立之初相比明显减少。
水坝拆除后,河水流速加快,水质也明显好转。娃娃鱼活动通道顺畅了,食物更丰富了。江澄如练,鱼虾遨游,曾经的“死水”如今又“活”了起来。
目前,保护区范围内的水电站整治工作正持续进行。张家界市水利局局长胡圣虎表示“对影响大鲵天然出苗点生态环境的水电站立即关停退出,对采用引水式发电出现河流断流的水电站立即关停退出。”只有少数具有重大防洪、灌溉、饮用水源等民生保障功能的水电站项目才能在整改后保留,且必须确保源源不断的生态流量。
张家界此举,对于一些地方一直高烧不退的水电建设热潮,无异于是一次当头棒喝。它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该是重新认识河流,全面反思水电的生态负面价值,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了。
一些地方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水电建设,使得我们许多江河水坝密布。这些密布的水坝,导致了河流生态的巨变。大坝不仅阻断了鱼类洄游通道,也使得激流险滩大量消失,毁掉了许多鱼类的天然产卵场。许多鱼类数量因此大幅度下降,有些甚至濒临灭绝。例如,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工程院2013年的综合评估报告显示,“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截流前,每年洄游到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的中华鲟超过3500尾,1985年下降至2000尾,2005年已不足500尾。数据显示,2003年-2009年6年中,湖北监利断面的“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从4.1亿尾,下降到0.42亿尾。
河流是生命的摇篮,鱼儿洄游,繁衍后代,这本是一种源于生命的本能,但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冷冰冰的大坝,却成为它们难以越过的天堑。别以为,这只是鱼类的悲剧,在地球这个所有生命的共同家园里,人类与万物息息相关,如果不珍惜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自然,如果任由大坝加速河流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迟早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开始反思大坝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领域带来的负面效应,引发了一场“拆坝”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为保护鲑鱼产卵,美国拆除了艾尔瓦大坝,是当时的标志性事件。今天,张家界“拆坝”运动出现,说明很多地方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水电大坝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种对于河流态度的转变,无疑是一种进步。河流的价值并不只是发电,娃娃鱼栖息地“拆大坝”,是对过度水电开发建设的一次反思,但愿,这场对于生态保护的行动能走得更远。
□于平(媒体人)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