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掏粪工
最后的掏粪工
■扁担、粪桶、舀勺,干活儿的工具。
他们默默践行“脏了我一人 干净千万家”的奉献精神
今日出镜
掏粪工
采访动机
桥西环卫大队清掏班,每当城市步入深夜,他们便开始挑灯夜战,默默践行“脏了我一人 干净千万家”的奉献精神。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凌晨一点多,清掏班齐师傅上班路上。
“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提起这句话,你能想到的是什么?没错,他们就是掏粪工。
或许你并不知道,在石家庄还有这么一群人,每当城市步入深夜,他们便开始挑灯夜战。
省会桥西区仍存有100多座旱厕,每天产生粪便近4吨,就是这些城市最后的掏粪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逢年过节,每天赶在清晨前一担担挑出来,确保石家庄“最后胡同”里的居民一早起来能够正常如厕。
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们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乱,不管坑底多深,他们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茅坑里掉进了砖头瓦块,他们就弯下腰去,用手一块块地拣出来。
■吴树秋正在掏粪。
吴树秋,今年57岁,桥西环卫大队清掏班班长,从部队退役后他就一直坚守在清掏工作的第一线,如今已经过去了37年,他为全班做出了榜样,默默践行“脏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的奉献精神。
桥西环卫大队清掏班以实际行动诠释与实践着“时传祥精神”。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旱厕逐渐离我们远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传统掏粪工将从这座城市中消失,但是只要旱厕存在一天,他们就会坚守一天……
■将粪便倒入粪罐里。
铭记一生
如果不是亲临现场,我永远无法体会到“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昨日凌晨2时30分,城市已经陷入一片沉寂,在保晋南街的胡同里,一名清掏工人正在用扁担挑着两个盛满粪便的大桶,手拿着舀勺,从厕所走出来。吸粪车就停在街口。我离着这个吸粪车还有100余米,就能明显地闻到一股让人难以忍受的恶臭,但是这些挑着粪桶的掏粪工来到吸粪车旁,将粪便倒入粪罐里。
■你们辛苦啦!一位居民感谢。
即便是已经将粪便倒入车中,但是掏粪工身上的衣服,还有粪桶都一直传出阵阵恶臭,几名掏粪工却没有一丝嫌弃,转而投入到下一个旱厕当中工作。吴树秋告诉我,他在这个岗位已经坚守了37年。短短的3个小时,我在现场不但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还有看到了他们对职业的恪守。这一次采访足以让我铭记一生,请为我们身边的“时传祥”点赞!
■劳动者的微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