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头条 > 正文

湖南发现四具抗战伞兵遗骸 系中国第一伞兵团参战员(2)

时间:2019-03-10 06:28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任少尉排长的刘勋加入“鸿翔部队”时,刚刚二十出头。他曾回忆,部队以美式装备为主,训练基地在昆明。入伍后经过了一年半的训练,除了步兵基本知识及作战技术外,还有跳伞训练,“每个官兵,必须实施空中跳伞5次,才能参加作战。”

  在这样的严格训练下,成立一年的“鸿翔部队”堪称战绩彪炳,先后在两广和湖南日占区进行三次空降作战,在广东开平实施伞降突击,并攻占广西丹竹机场。下一战,就是南岳脚下的湖南衡阳。

  此次空降,伞兵主要任务是在敌人后方进行打击,阻挡日军进攻贵阳。在当地,日军的主要兵力聚集在台源寺,驻有一支加强连和骑兵中队,共计300人,负责维持后方秩序,并为前方8个师团提供物资补给。

  1945年7月底,伞兵总队第二中队的官兵乘坐15架C46运输机,在20架战斗机护航下,从昆明巫家坝机场飞往衡阳。

  引擎轰鸣,一朵朵白莲花绽放在天空。

  刘勋记得,空降后没有继续作战,而是在小树林中的一座破庙隐蔽了几天。

  这座小庙就是牧云寺。

  那年12岁的陈玉龙目睹了伞兵着陆的一幕,“着陆后,伞兵慢慢集合起来,排成队列,开向两三里路外的牧云寺”。

  陈玉龙回忆,当时还有一名士兵降落后受了伤,陈玉龙的父亲被请去用轿子抬伤兵,他因此也一路跟着进入了部队驻地。

  8月5日,战斗正式打响。两个多小时后,空降部队全歼日军。

  陈玉龙还记得战斗结束后,官兵用竹躺椅抬着6个人,“当时还活着”,其中的4人陆续去世。“伞兵简易制作了两个棺材,尸体用降落伞包裹,埋在了牧云寺斜对面的小山上。”

  战斗结束没多久,日本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至此结束。“鸿翔部队”的四名官兵,倒在黎明之前。

  牺牲七十多年后,四具遗骸重见天日。通过出土军装、物品的信息,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其中三具遗骸分别是:周剑敌,成都人;孙根长,浙江人;章峰,南洋华侨,祖籍广东梅县。第四具遗骸至今没能确定身份,只能暂时定名为“无名氏”。

  老兵的遗憾

  随着资料整理的深入,四名阵亡官兵的更多信息走入人们的视野。

  周剑敌是“鸿翔部队”第二分队长,他的老部下李云棠说,周剑敌在转换阵地时,遭到日军狙击中弹牺牲;孙根长在遭到日军狙击后,曾央求战友李云棠“补一枪”,让他“成仁取义”,但很快就断了气;章峰是南洋华侨,回国参加抗战,就此长眠故国。

  身居台湾的“鸿翔部队”老兵李云棠,至今还保留着分队长周剑敌的一张照片。2019年1月24日,来自台湾的伞兵退役军官罗吉伦,找到了还健在的李云棠,收集了大量口述资料,并提供给了王延辉。

  日军投降后,“鸿翔部队”被扩编成三个团,随着内战的到来,当年的战友自此分道扬镳。台源寺作战后,刘勋升任副连长,读了军校,1947年跟随伞兵第三团起义。同一年,李云棠跟随部队登上了开往台湾的船。2015年末,刘勋离世,而李云棠一直生活在台中。

  刘勋常常感叹,如果当年的战友们还在世,能看到日本投降,“应该会非常慰藉”。

  抗战胜利70余年后的今天,老兵刘勋的名字屡见报端。他曾说,自己一直有桩心事无法释怀,那就是黄埔军校第16期同学、二分队上尉分队长周剑敌在台源寺战斗中牺牲,由于没有具体住址,军方一直没能找到他的家人。

  罗吉伦曾在2018年11月8日来到明翰村祭拜英烈。王延辉说,看到罗吉伦一脸虔诚地鞠躬,自己“喉咙像卡住了什么似的”。

  更多类似的故事或将上演。

  周明来自广州,46岁的他一直有一个习惯:从不拒绝任何一个未知来电。

  周明的外公曾是一名伞兵,祖籍浙江,参加过抗战。1945年,周明的母亲在南昌出生后,就被外公送给广东梅州一位军人寄养。

  4具空降兵遗骸,有一位孙姓浙江人,此外“也有一个梅州人”,这些巧合,让周明觉得“跟自己有些关联性”。

  几年前,周明还曾前往海峡对岸寻找,并在台湾的报纸上刊登了寻人信息,“但一无所获”。

  看到遗骸挖掘的消息后,周明联系上了负责收殓的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目前正在等待DNA配对结果。

  也许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但周明希望了却母亲的心愿,“74岁了,还没见过父母”。

  在湖南衡阳,志愿者也在为牺牲英烈寻找亲属。在唐海辉心中,找到亲属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这样便能让遗骸“有尊严地安葬”。

  停灵何处

  遗骸出土后,被暂厝到当地村民家中的一个酒窖。通往存放点的道路两旁,鲜黄的油菜花在雨中静静开放。

  “密闭空间,气温低,很适合保存。”站在阳光只能射进一米的酒窖中,王延辉皱着眉头。他点燃地窖里两支白色蜡烛,与唐海辉并排站到一起,向五个装有遗骸和遗物的透明塑料箱鞠了三躬。

  按照原计划,他们本准备对骸骨进行化学收殓,但因为资金问题作罢。

  英烈的陵墓是原地安置,还是另选址开建,在当地一度有不同意见。王延辉说,原埋葬点所在的牧云组,民宅密集,空间狭小,并不具备建设陵园的条件。

  明翰村另一个村民小组,干塘组的党支部书记陈长春说,经讨论,村里后山有一块平整的土地可开发使用,若将来建设陵园,“会全力支持”。

  硝烟毕竟散去太久了,很多亲历者正在凋零。就在记者采访期间的3月5日凌晨,湖南江永县“鸿翔部队”老兵义作琚突发急性胰腺炎,在家中去世,享年96岁。

  根据公益组织统计,目前已掌握的“鸿翔部队”健在老兵仅剩11人,分布在两岸。

  去年8月25日是中元节,唐海辉、王延辉带着10余名志愿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祭奠活动。现场公放了《伞兵歌》:为着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和平/我们要结成一群活的长城/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奋勇杀敌/不惜牺牲……

  歌声响彻山谷。

  唐海辉也常常哼唱这首歌——

  看朵朵的伞兵/点点的流星/飘荡在美丽的天空

  新京报记者 李一凡 发自湖南衡阳

  A12-A1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