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源落地更宜居 北京城市副中心从蓝图变实景(2)
去年底,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走进医院门诊大楼,近千平方米的接待大厅内没有大医院常见的熙熙攘攘,也没有排队挂号取药的“人龙”。100台自助服务机能够提供从购买病历本、建卡、预约,到打印检查检验结果、缴费、打印发票等门诊全流程服务。
手机扫码随时取用的共享轮椅、微信“摇一摇”可指路到具体科室的实时导航……医院考虑周到的便民服务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在通州院区出诊的医生是友谊医院西城园区的“原班人马”,城市副中心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和市中心相同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教育
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也纷纷落地副中心。位于通州潞城镇的北京学校工程去年12月顺利实现小学部工程主体结构封顶。按照规划,北京学校可容纳3000名学生。今年9月,北京学校小学部将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年底中学部也将建成。
通州区委教工委宣传科科长李继龙告诉记者,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黄城根小学、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海晟实验园副中心园等学校都位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及周边。
文化
城市副中心居民还能在家门口欣赏世界一流的演出。
2018年9月,位于通州区台湖镇的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迎来首批观众。为期10天的台湖音乐周上,由国家大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带来的歌剧《卡门》、话剧《仲夏夜之梦》、芭蕾舞剧《天鹅湖》轮番上演,不少观众提前抢票来观看。
今后,城市副中心将涌现更多文化地标。围绕“城市绿心”建设的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正在加紧筹建。
新京报记者 吴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