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轨交公共空间打造成贴近百姓的艺术殿堂
把轨交公共空间打造成贴近百姓的艺术殿堂
祝学军 彭阳
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影像和艺术导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轨交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博物馆、艺术馆等其他城市公共空间,更具包容度和自由延续性,也有着更广的受众覆盖面。对标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轨交建设在满足人们便捷出行需求的同时,也要进一步重视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要。如何从整体上提升上海市轨交公共空间的视觉审美,打造上海的文化名片,打开城市形象的展示之窗,亟需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推动。
当前,上海部分轨交站点公共空间打造,功能效用突出,艺术美感以及人文精神的弘扬传承缺乏,呈现出千篇一律的视觉感受,与上海打造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目标存在差距。以闵行区为例,轨交连接虹桥枢纽,多条线路穿越过境,轨交站点成为诸多来访人士认识上海、感受上海的起点,但目前轨交公共空间的打造,并不能显示闵行作为宜居宜业新城区的活力,也不能显示虹桥、莘庄两个城市副中心地位和品位。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一是缺乏具有影响力的视觉艺术作品。公共空间视觉作品的设计往往是反映时代背景的人文记忆符号,呈现的文化内容和艺术品质往往也是传承后世的可阅读的历史痕迹。比如一号线地铁莘庄站是闵行区的重要门户,有潮水般的人流,其站点却呈现老旧落后,与和谐温馨的闵行形象差距甚大。
二是忽视区域特有的人文精神的传达体现。对于轨交公共空间的建设,一般重心在于工程的规模建设和建筑设计,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三是缺少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公共环境视觉美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本身建筑物的空间之美、室内园林景观之美和现代数码媒体提供的大屏幕交通服务内容视频画面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壁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的陈设,而不仅仅是法治教育和“创全”的大字标语。
国外一些城市的轨交空间文化艺术作品在丰润城市底色上,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等地的许多轨交站点的环境设计都十分出色,比如其中有些壁画艺术作品炫目精彩,不仅体现当地民众的审美意识和文明程度,更成为旅游的地标打卡地。
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提升上海轨交公共空间视觉审美,笔者有以下建议:
——确立注重以人为本、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城市动感的指导思想。以闵行为例,700年历史文脉和史前马桥文化的历史积淀,农耕文化、商贸文化和近代海派文化的相生相融,需要通过适当的题材分类(如:重大历史文化题材、民俗生活题材、艺术体育科技题材等),在东方传统意境和当代海派文化之间找到审美的语境进行艺术表达。
——突出重点深入挖掘轨交公共空间资源。在有限的公共空间反映出较大的文化内涵,必须充分挖掘可使用空间,如墙面、地面、顶面、立柱等,同时设置专门的公共空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空间的作用。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建议在闵行区先行试点,在线路上挑选3至6座车站(如:换乘枢纽、人流集散地和具有特殊地域人文意义的站点)作为重点来精细化打造公共空间,以点带面提升地区形象。
——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元素和艺术形式。艺术元素暂且归纳为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件、人物或建筑;民间传说和本土各类艺术内容,如“春申君”的传说等;当代杰出人物和先进事迹;非遗成果、出土文物和特产,如“马桥文化”的文物复制品等。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有绘画壁画、浮雕、玻璃灯光壁画、马赛克镶嵌画、文物复制装置艺术品、音乐和小型文化演出等。
——制定并推动实施近中远期规划。建议推荐专业的创意机构和院校,以及艺术家为创作主体,建立高水准的专家委员会和策划创作团队共同制定相关规划,具体实施可邀请国内外较知名的集创作制作为一体的公共艺术团队,确保轨交公共空间文化艺术作品的质量。
城市轨交公共空间可以成为最贴近老百姓的艺术殿堂和文化宫,也是最佳的文化宣传和引导阵地。期待上海在轨交站点的审美布局和文化建设上先行一步,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