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禁止16岁以下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管用吗?
一篇政协委员提议的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
立法禁止16岁以下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管用吗?
“应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少年使用智能手机。更不允许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近日,一篇政协委员提出建议的报道在网上炸开了锅!关于青少年玩手机的危害的话题再次引起社会热烈讨论。
话题源自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赵志忠提交的《关于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建议》。赵志忠认为,智能手机进校园与网吧进校园无异,导致很多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网络社交等,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心不在焉,学习效果极差。中小学生过早使用智能手机,其危害程度远大于其带来的方便,智能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的普遍性难题。');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孩子喜欢 家长担忧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师鲁娟,家有女儿读小学4年级,儿子上幼儿园,对赵志忠的担忧表示理解。她说,现在学校正放寒假,很多家庭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孩子经常会瞅着家长是否把手机闲置一边,看到了即拿过来玩。如果家长不进行约束,孩子基本上不会主动归还。
“不建议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入校园。”海口中学初中部教师彭海明说,智能手机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起社会重视。一方面学生自控力不强,容易过度使用手机。比如课堂上,或者住宿生半夜使用手机玩游戏,分散学习精力,严重影响学习。另一方面,智能手机能上网,网上内容良莠不齐,影响学生心智成长。
“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还是过于简单和乐观了。就算是立法了,学校有了管理依据,但是孩子回到家里怎么办呢?”鲁娟认为,家长和监管人的责任更甚于学校。
疏胜于堵 限胜于禁
“试问家长们,你们和孩子们分享了什么心得,沟通了什么快乐,理解了他们的网络语言吗?你知道他们聚集的社交APP都在谈论什么吗?如果都不知道,那么请不要完全归罪于智能手机。未来一定是无所不在的信息时代,落后的是家长的观念。”从事互联网软件开发的海南慧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琼认为,单纯禁止孩子们玩手机会引起孩子们巨大的对抗和逆反心态,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今天,堵塞和阻止孩子们接触手机一定是徒劳的。”胡琼说,家长们担忧的手机不健康内容和非法网站、APP,这是国家治理网络大环境的问题,现在国内外都在极力打击,无良内容在网络上的生存土壤越来越小。父母们不应对孩子们玩手机谈虎色变。时代在变化,父母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应理性看待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使用者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可以连接海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大量未成年人的学习资源,是未成年人学习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当然,使用智能手机也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有害的信息,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强内容审核或过滤,但不能因噎而废食。”长期关注青少年犯罪的海南外经律师事务所律师郭俊认为,立法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缺乏相关的法理基础。法律禁止的是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远未达到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程度,法律是严肃的、谦抑的,没有合理的理性基础不可随意立法。郭俊建议,立足现实,疏胜于堵,限胜于禁。
紧跟时代 因势利导
“加强网络环境净化,教育机构以规范性文件适当限制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智能手机。”这是众多受访者给记者提供的观点。
“教育引导也要关爱尊重孩子们的社交需求和娱乐需求。家长的引导作用大于任何法律作用。”鲁娟说。
“许多学校已经启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效果很好,很受孩子们欢迎。”彭海明说。
彭海明所说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是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生动案例。
“其实对于孩子玩手机的恐慌是父母们对于互联网技术手段缺乏了解和认知。我们完全可以很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孩子们进行引导。”胡琼说,比如通过运营商或家用智能无线路由器掌控手机的流量和去向可以了解孩子在干什么,因势利导。如果市场需求足够大,很多技术公司和服务公司完全可以在类似技术上投入开发。
(科技日报海口2月14日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