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成功哪是因为“上班摸鱼”
刘慈欣成功哪是因为“上班摸鱼”
胡宇齐
随着《流浪地球》走红,原著作者刘慈欣早年间接受采访的一段对话被翻了出来,“在岗位上写作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的描述,被网友戏称为“上班摸鱼”。随后,国资委官方微博“国资小新”幽默回应,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早已被改革;刘慈欣本人也赶紧作出解释,写小说是在业余时间。
有趣插曲的背后,倒颇有些解读空间。不管刘慈欣究竟有没有在上班时间不务正业,但过去在相当多国企甚至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确实存在人浮于事、闲懒散拖的现象。“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还有人打游戏、扯闲篇、上网买东西……任由此风蔓延,必将拖累整个机构的运行效率。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或者干私活儿,或者跳槽,这从一个角度印证了国企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今天,无论从“国资小新”的表态,还是刘慈欣的回应中,都不难发现一种观念已深入人心——国企也好,机关也罢,都不应是养闲人的地方,任何工作岗位都不是为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爱好服务的。而事实上,通过这些年持续深入的改革,上班优哉游哉的现象在多数地方已一去不返,忙碌已成为当下职场人的常态。且不说加班已是许多国企的家常便饭,某些机关单位的公务员,更是“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也正因为此,“国资小新”方有调侃的底气,各方对当年情境也不必过于介怀。
作为科幻小说家,刘慈欣是相当成功的,但简单将此归因于他曾经宽松的工作环境,或是“上班摸鱼”的状态,显然有失偏颇。内因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大学毕业后的20年,刘慈欣一直在山西阳泉娘子关发电厂工作。那里地处偏僻山谷,离最近的小城也有40分钟车程。正是靠着自己的修炼、专注与坚持,他才走完了从闭塞偏僻的真实生活到如银河般灿烂的科幻世界,这恍有天渊之别的距离。若非如此,曾经工作清闲的人不少,为何涌现出来的人才还是凤毛麟角?而细观那些为自己的人生打开另一种可能性的人,刘慈欣、当年明月、法医秦明等,无一不是拒绝混日子,坚持勤奋笔耕的典范。
时移世易,但“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道理不变。在工作日渐繁忙、生活“压力山大”的如今,要想成为杰出的“刘慈欣”,或是打造自己的“斜杠身份”,唯有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辛劳。兢兢业业于本职工作,不懈追求人生梦想,鱼与熊掌,或可兼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