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焊接工奏响“冰与火之歌”
轨道焊接工奏响“冰与火之歌”
春节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在中铁兰州局集团河口南焊轨基地的焊接车间,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百米长的钢轨被逐一送进闪光焊机,5根钢轨很快融为一体,又快速移向下一个作业环节。
22岁的焊接工周晓南坚守在生产线上,他将双手放在两根钢轨之间,来回摸上几分钟,根据肉眼观察以及手上的触感调整接口之间平直度的误差,接着又返回工作台,对比各项参数。“一般火车轨道接口误差控制在0.04毫米以内,顶多是一张A4纸的厚度,现在需要焊接的是高铁钢轨,误差必须控制在0.02毫米之内。”周晓南说。
从2017年年底工作到现在,周晓南每天至少都会处理40个接口,时间长了,他成了车间的“老把式”。但春运期间,他还是打起12分的精神,全心投入工作,适时调整仪轨,直到接口完全对齐,误差趋于零,才操作起闪光焊机作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焊接车间火花四溅,钢轨在接近1400摄氏度的高温下变色、软化、顶锻、融合。周晓南的工作并没有就此中止,等接口冷却到一定温度后,他又进行二次测量,做出标校。“为了确保列车安全舒适,钢轨焊接质量至关重要。”周晓南说,随着近年来“中国速度”不断刷新,旅客对乘车体验有更高要求,这都得在轨道上有所保证。
在这个西北最大的焊轨基地工作了23年,雒军见证了基地的重大变迁。本世纪初,作为全国16个规模性焊轨基地之一,河口南焊轨基地引进“无缝焊接”技术,轨道靠接头夹板连接的方式成为历史。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改进,该基地加工的铁轨越来越长,“最初只能将12.5米的钢轨母材焊接成100米的铁轨,如今可用100米母材焊接500米的铁轨”。
“接口越少,风险越小,旅客的乘坐体验就越好。”雒军说,以前列车驶过,总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自从500米的长钢轨连接起无缝线路,消除了钢轨间的接头,减少了撞击,列车的行进就更加舒适和安静。
除了技术进步,这些还离不开钢轨焊接工人的艰辛付出。在河口南焊轨基地,每加工一根500米的长轨,就需要检轨验伤、除锈、焊接、粗打磨、热处理、精调直、精铣、质检探伤等14道工序,专业术语叫“热线”和“冷线”。
焊接仅仅是“热线”中的一环,但要做好这项工作,周晓南也是吃尽了苦头。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上班的场景,师傅要求他凭双手的触感将接口误差调整在0.04毫米以内,可10多分钟过去了,他手上却没有任何感觉,心里又急又怕。
“只要探查接口有伤,就需要返工处理,万一被放了出去,还有可能引发事故,一根钢轨,千颗人头啊!”师傅当场敲起“警钟”。这些话周晓南都记在了心里,在之后的工作中不停练习,“两个月后,才摸出了点门道”。
在河口南焊轨基地,至少有14种钢轨,每种钢轨都有二三十个参数。负责生产的职工干部坚持不断学习,最大限度保障焊接质量。周晓南会时常翻阅一本技术指导手册,巴掌大的书页脚翻卷,里边还写满了笔记。
除了技术升级,高温也是“热线”工人必须要面对的考验。当焊头逐渐升温变成炭火红时,负责焊接、打磨、热处理等工序的工人常常汗流浃背,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夏天最热时也只能穿长袖长裤、劳保鞋,“尤其是离生产线比较近的胃部,更是像烤焦了一样。”周晓南说。
而负责“冷线”的工人又得忍受冰雪寒风。在河口南焊轨基地,几名工人将一节1米长、有焊头的钢轨送进室外的实验区域,又将一个重达1吨的锤头,从高度为5.2米处自由下落,来判断焊接接头是否合格。两次实验之后,钢轨接头依旧牢牢连接,工人们则拿出锯,将钢轨锯出切断口,来看断口形态、灰斑大小及数量。
隆冬季节,天上飘着小雪,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之前检测合格的钢轨从“热线”游出,经过时效作业和精调质检,到达最后的“探伤”环节。层层设立的“安全卡哨”保障了产品出厂合格率。经过层层精密把关,该基地一次检验合格率从2011年的96.75%提升至2017年的99.32%。
这个数据让年轻工人周晓南和他的同伴充满干劲。他们知道,新的一年,将会有超过2000公里的铁轨从自己所在的车间运出,运向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的铁路动脉,稳稳地托住色彩斑斓的高速列车穿梭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豪 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