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利:追逐“光明”的临床科学家(2)
时间:2019-02-13 19:49 来源: 作者: 阅读: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年龄相关的眼病逐渐增加,而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性压力的增加,眼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代谢性和年龄相关的一些眼病替代感染性眼病成为致盲的主要病因。这些疾病多需早发现及合理地适时干预。
“防盲工作的转变从防盲、患病人群的治疗向眼健康管理、眼病的预防转变,通过三级预防措施,总体上降低人群视力残疾患病率。”王宁利说,希望形成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格局,充分调动防盲治盲的各种资源,加强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组织、机构、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爱眼护眼宣传教育和关注眼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眼病防治工作上。
中国目前至少有 600 万盲人,盲不但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困扰,还直接影响社会发展,严重消耗社会资源。可以说, 盲和视力损伤是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健康问题。2018 年 10 月 12 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成立大会召开,王宁利作为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发起人,做了分会成立的工作报告,他指出分会旨在促进我国公共卫生眼科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眼科工作者防盲治盲的能力。
“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尽量把事情做到极致,不愧于‘医生’的称谓吧!”王宁利饱含深情地说。(视频:杨小淼;记者:张恪忞)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