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守塔人”:连续4个春节坚守塔顶瞭望
神农架“守塔人”
他常年驻守海拔3100米峰顶 条件恶劣却从不缺勤 连续4个春节坚守塔顶瞭望
王大志每天都要铲除台阶上厚厚的冰。
王大志在瞭望塔进行观测。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被誉为“华中第一塔”的神农架神农顶民兵瞭望塔,始建于1985年,海拔3106.2米,最低温度零下30摄氏度,一年有长达7个月以上的冰冻期。这里空气稀薄,氧气不及山下的70%,紫外线强度则是山下的两倍以上,为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的民兵哨所。
34年来,神农顶民兵哨所从未缺人,先后有7任哨兵以哨所为家,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艰辛,守护着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一片绿洲——神农架。王大志是瞭望哨的第七任哨兵,他担负着104万亩原始森林的防火瞭望、资源管护、气象监测、通信中转、游客协助等任务,每天要走30里山路。今年春节已经是他在山顶上度过的第四个春节。
王大志今年45岁,但看起来却比实际年龄更为苍老,他的皮肤干燥龟裂,两侧脸庞都被晒伤。王大志说,由于受到强烈的紫外线长期照射和风吹雨淋,哪怕是20岁的哨兵,往往面容都如同50多岁的人。
吃饭离不开高压锅
1月31日,神农架林区迎来大雪,峰顶的积雪已达到40厘米。2月1日,尽管天气放晴,但通往山上的路依然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上山的车辆都带着防滑链龟速前进,从神农架松柏镇到达神农顶,沿着逶迤的山路盘旋,整整花了5个小时。刚刚下车,记者就被山顶的狂风吹得站都站不稳,地面上结冰的雪片和冰碴子都被大风吹起,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王大志把自己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只露出一对眼睛在外面。在零下20摄氏度的山顶,雪花都被冻得像石头一样僵硬,得用锤子才能敲碎;山上的煤炉看起来火焰一样是红的,但记者伸手过去试探,却一点也感觉不到热气;哨所的墙壁尽管很厚,但依然寒气逼人。
春节前夕,山上逐渐有了些过年的气息,风干的腊肉、腊鱼飘着香味,红红的对联传递出喜庆。王大志的午饭是白菜煮粉条,他准备了两个高压锅,一个用来蒸饭,另一个用来煮菜。
2015年3月,王大志来到神农顶值守,开始了这段艰苦的磨炼。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神农架的另外一个山头驻守了4年。刚到神农顶时他很不习惯,首当其冲就是山顶上的饮食问题。因为气压低,山顶上的开水温度只有80摄氏度,无法将米饭蒸熟,所以王大志做饭只能用高压锅。每到冬季他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八九点钟的那顿主要是把前一天的剩饭剩菜解决掉,下午三四点钟会用五花肉炖点白菜、土豆、粉条。
在山顶生活了4年,王大志吃得最多的就是火锅和烩菜。他告诉记者,在山顶上要想炒几个菜吃那是不可能的,首先是气压低,饭菜没法熟;第二,山顶常年有十级大风,即便把窗户关严,一个菜刚炒好,端出来两分钟不到就成“冰棍”了。
每天凿冰取水抗严寒
作为神农顶哨兵,王大志每天和另外一名同事要定时观测、记录、报告、巡山,还要负责山上的保洁,即便淡季时也要保证每天有2人在此24小时值守。
在瞭望塔上生活,最大的困难是缺水。王大志在夏天时会将雨水储存在水窖里,冬天再将这些雨水融化后饮用。但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水窖里的水结冰硬得像石头。要想用水,只能用工具破开冰面,把里面的冰块取出来装进水桶,再放进铁锅里用电炉融化。屋子里到处都布满了白霜,水桶里的水溅出一滴到地上,很快也会结冰。
每天清晨6点,王大志就起床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凿冰取水。他拿起一根钢钎,将水窖里如石头一般坚硬的冰块凿开,取出一桶碎冰,在锅中整整加热了20分钟,一桶冰水才变成热水。严酷的自然环境却也造就了王大志乐观的性格。他笑着说,这样的冰水是名副其实的矿泉水了。
水窖是2006年建成的,之前都是用100公斤重的胶桶送水上来,每次运七八桶,省着用能用10天。时间久了,王大志也摸索出一些化冰的办法:晚上趁气温没有降到最低时,把冰块取出放到水桶里,再把水桶放到吃饭的电炉子旁边。只要保持电炉一档800瓦的电管开着,旁边桶里的冰块第二天可以化掉一半。
铲雪、除雪是王大志冬季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通往峰顶只有一条路,路上全部都是积雪和厚冰,如果不铲掉的话,不仅游客没法上山,就连景区观光车都上不来。每天吃过早饭之后,王大志就开始铲雪,锤子、钢钎铲在冰面上,就像击打在石头上一样。“铲雪是体力活,一天下来,我两个膀子都疼得抬不起来。”王大志说。
在室外作业,王大志会把自己武装到牙齿——穿一套秋衣秋裤、两套保暖内衣、一件羽绒服、一件工作棉服;袜子得穿两双,有一双还是带毛的厚袜,鞋子也是带毛的保暖鞋;帽子也戴两顶,把耳朵藏在两层帽子里,整个人只露出面部。尽管如此,王大志的耳朵每年还是会被冻破,手上也会生冻疮,来山上这么多年了,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这里的酷寒。
如今随着神农架冰雪旅游日益红火,不论冬夏游客都很多。王大志也因此多了一项工作内容:接受游客救助,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将山中迷路的游客护送下山了。去年夏天,一名来自北京的女游客在神农谷爬山时与自己的男朋友走散了,晕倒在山谷中。当时,王大志是距离她最近的工作人员,他二话没说,先是对这名女游客进行急救,然后通知救援人员,将这名昏迷的女游客从谷底抬到山顶,足足花了5个小时,再由救护车将她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最难熬的是孤独”
为了抵御严寒,王大志的床上除了床垫,还放了电热毯和毛毯,睡觉的时候要盖上两床十多斤重的被子,整个人被压得严严实实。“晚上从被窝里爬起来出去巡查的时候最痛苦。”好在从今年冬天开始,为了改善哨兵们的条件,哨所增加了一个电暖器,晚上屋内还稍微有些暖意。
在这种严寒的气候下,洗澡自然是不可能的。王大志只有每个月回家一趟时才能洗一个热水澡,每次回家,他都会带回去一大包脏衣服,回家洗好后再带上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