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晓:航拍北京为历史留影(2)
从那时起,马文晓航拍的主题也从原来单纯关注高速公路,拓展开去。从古建名胜到现代楼宇,从横空出世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老居民小区棚改到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高校园区,从100多米高的国贸一期到200多米的银泰中心、300多米的国贸三期,500多米的中国尊……马文晓将一个个造型独特的新地标收入镜头,定格为永恒的图像艺术。
3.从爱好者到航拍专家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摄影而言,定格画面只是瞬间之事,但拍摄者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都体现在其中,尤其航空摄影,美景转瞬即过,稍一迟疑就会错失拍摄良机。那个最美的瞬间,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秒,或者更短。他笑称,自己如今脸皮松垮,头发渐少,都是高空风大吹的。
因为珍惜每一次航拍机会,马文晓事先要做功课。比如拍环路上的大型立交桥,他要先找来各个立交桥的效果图,记住它们不同的模样,再拿出地图对照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和园林绿化景观。
“熟悉了参照物,就不会在空中找不到‘北’了。”马文晓笑称。他曾经很偶然从一本1902年出版的画册中看过航拍的北京。那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法国远征军侦察部队在一支热气球上侦察北京的地形,顺便拍摄了十多张照片。在照片中,既能看到20世纪初北京皇城西部及东交民巷的建筑布局,又记录下了饱经战火蹂躏的北京城。
“我也想为历史留影。”做好了案头工作,马文晓还会到实地走一走,熟悉地形,看看周围有没有影响拍摄的障碍物,确保万无一失。十多年来,他几乎跑遍了北京的所有高速公路,对北京城市道路中的每一座立交桥都了然于胸。
即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拍摄过程中,还是会有意料不到的事情。有一次给几家新闻媒体拍摄反映五环路建设的新闻照片,为了寻找好的拍摄角度,飞机围着立交桥不停绕小圈。越拍越晕,直到无法继续,他只好让机长在五环路的绿化带中临时降落,休息片刻。感觉好些后,他又起飞拍摄剩下的两座立交桥,感动得机长直伸大拇指。
从五环路的起步,到六环贯通,再到北京大七环路建设,马文晓在空中已经拍了18年,用镜头见证了北京实现高速公路网络化、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过程。
刚开始拍摄时,马文晓上天只带一台尼康单反相机,不久后他就习惯了使用色彩还原度高的反转片。再往后,由于他的照片越来越多地被放大、放大再放大,他更多地关注起了色彩和细节,开始对相机的画幅走火入魔。他笑称曾经带一支2公斤多重的617大画幅上天,过个卷都要手工转三圈,结果因为实在太不方便而放弃。现在,他基本上使用中画幅相机。同时,他可能是北京最后几个坚持使用反转片的摄影师,直到2013年才彻底转战数码。他倾尽当时的积蓄入手了一台哈苏中画幅数码照相机,一张航拍照片放大到五米、十米长,还能看到丰富的细节和真实的色彩。
4.镜头对准中轴线
从2001年起,马文晓开始将镜头对准北京的中轴线。
“从正阳门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物都继续在中轴线上。”这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对北京中轴线的描述,如何将这条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像描述中的那样拍摄出来,是马文晓那些年一直思考的问题。
机会来了。2008年秋的一天,天空澄清透亮,如预料般晴好。马文晓扛着他的大画幅登上了航拍直升机。上午9时,马文晓进行正式飞行,在永定门北边上空100米的最佳位置按下了快门。那一天的后来十几个小时,马文晓都在回忆那张照片,取景框中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正阳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故宫端门、午门、太和殿、神武门、鼓楼、钟楼,甚至是远处奥运村的观景台……很完美,他感觉。下了直升机,马文晓立即赶去冲洗店,终于在晚上拿到了反转底片, 怀着激动的心情,他飞奔回家,打开幻灯机,仔细观察着这张作品,“跟脑海里的一模一样。”马文晓抑制不住兴奋之情,咧着嘴乐了。突然之间,他咧着的嘴僵住了,在照片的中间点,他发现了一个致命的瑕疵,那是在照片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在拍摄时恰巧被微风吹拂着挡住了伟人的画像。拍摄宣告失败。
直到一个月后的再次拍摄,马文晓才终于得到了另一张他心仪的中轴线照片。至今,他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617彩色反转片“北京中轴线”,还是中国航拍的唯一。
几年后,在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这张照片所展现的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正式进入申遗程序。用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玉伟的话说,这条中轴线,再现了京城千年建城史。
《从空中俯视北京中轴线》作为展现北京40年发展的标志性照片出现在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显著位置,同时也在北京正阳门永久陈列展览。
5.让世界认识北京
2006年5月的一天,马文晓到图片社取照片。拿到小样后,他就在图片社的灯箱下仔细浏览,全然没有察觉周边的环境。而这时,另一位著名的摄影家就站在他的身边,他是中国著名的针孔摄影师史国瑞。一张张航拍照片以别致的角度,清晰的画面,震撼的构图,让史国瑞如获至宝。
这么好的宣传北京城市变化的照片,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看到呢?史国瑞立即把马文晓推荐给摄影界另一位大咖张国田。马文晓的照片就这样不经意走进平遥国际摄影节,展现在全世界摄影师面前,《马文晓航拍北京摄影展》这组照片,成为当年摄影节上的一大亮点,也吸引了来自德国的摄影艺术家希斯女士的青睐。
“那天我并没有在会展现场。”马文晓回忆说,“上午10点多,现场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有位德国的女士在参观了展览后想跟我谈谈,目前正在展场等候。”马文晓接到电话后,马上放下手中工作赶了过去。而见到希斯时,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我被您的照片震撼到了!”在翻译的帮助下,两人足足聊了一个多小时。马文晓从交流中得知,希斯女士和她的先生都是生活在德国的摄影师,他们想邀请马文晓到德国作一次个人专题展,让德国人民看看新时代的北京。
经过近五年的反复交流沟通和争取,2010年7月,《魅力北京之空中看北京——马文晓个人摄影展》终于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这一次,德国民众得以从空中俯瞰视角重新认识中国首都北京,欣赏它的古朴与现代。
作为北京市政府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项目之一,这次摄影展的所有作品均为空中高清俯拍,既包括故宫、鼓楼、颐和园、十三陵等古代传统建筑,也涵盖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国家大剧院、奥林匹克公园等城市新地标,气势宏大,构图讲究,折射出北京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清晰轨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