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北京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本报讯(记者 李兵)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去年的“成绩单”出炉了:2018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880件,较2017年同比增长8.2%;处分3565人,增长10.9%;其中,处分厅局级干部95人,增长58.3%,移送司法机关235人,增长164%。线索处置数、立案数、处分人数均再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新高。这是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体现。
2018年11月29日,北京纪检监察网发布消息:北京市顺义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董占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就在三个月前,8月31日、9月3日,北京纪检监察网连续发布两条市管干部被查的重磅消息:北京市房山区政协副主席刘胜国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守良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连打多“虎”,北京市纪委监委向社会释放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反腐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强烈信号。');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2018年,北京市准确把握具有首都特性和超大城市特点的反腐败工作规律,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利益集团的腐败案件;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并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重点查处选人用人、审批监管、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土地出让、生态环保等方面腐败问题。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原巡视员曾繁新、北京市网信办原副主任陈华、北京新奥集团原总经理郭再斌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涉嫌职务犯罪问题被严肃查处,形成强大震慑。
北京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在去年不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研究制定《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范》《专案办理工作规范(试行)》《关于在查办党员和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加强对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情况的监督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
为规范问题线索处置管理程序,北京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问题线索处置管理的规定》,进一步提高线索办理质量和水平。去年全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14392件。此外,该市还组织派驻纪检监察组审查调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问题线索处置、办案程序等,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推动派驻机构审查调查水平不断提升。
“良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在强力惩腐,形成有力震慑的同时,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起,在“治未病”上积极作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2018年,全市共开展谈话函询3776件次,较2017年同比增长11.4%。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4808人次,增长18.5%。其中,第一种形态、第二种形态13783人次,占93.1%;第三种形态561人次,占3.8%;第四种形态464人次,占3.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