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况且况且……嗖
前两天咱们聊了回家过年要准备的行李包、年货(文末可点击回顾),眼看要出发了,你今年春节出行要乘啥交通工具?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更是一年以来每个在外漂泊游子最殷切的期盼。每逢春运,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熙熙攘攘,全是归家前后忙碌的身影。 从共和国成立之初到现在,绿皮火车、客车、轮船、飞机、高铁……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不仅带来极大便利,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上世纪50—70年代:短途探亲客车为主
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物资稀缺,人口流动小,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春运概念。这一时期的火车以蒸汽机车为主,虽是绿皮车、闷罐车,条件差、速度慢,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火车票仍是奢侈品,春节主要以短途探亲为主,客运汽车是运输主力。
50年代蒸汽火车
60年代的客运车
50年代上海站春节期间列车员帮扶旅客上下车
1978年,第一代“周恩来号”投入春运。图为机车牵引着旅客列车缓缓驶入上海站
80—90年代: 春运火车一票难求
80年代至90年代,国家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广东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农民工”成为春运主客流。 这一时期,内燃机车较为常见,速度相对蒸汽机车而言快了不少。火车成为春运期间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80年代绿皮车
那时候,春运期间上火车都要靠挤的,满满当当的车厢里,有时候厕所都站着人,条件虽然不大好,但挡不住人们归家的急切心情,在外求学、打工一年,拎着大包小包给家人的礼物,就盼着火车快一些出发,早一些到站。
1986年春运期间,旅客从湖南东安站上车
不过很快,车厢内的条件就得到了改善。1990年9月5日,中国制造的第一列全空调旅客列车投入使用。“绿皮车”逐渐由构造速度更高、设施更先进的空调车替代。车上开始有了贩卖食物饮料的小推车,还有统一提供的热水,要坐二三十小时火车的乘客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90年代末春运中,“新曙光”号列车首次奔驰在沪宁线上,图为“新曙光”号列车停靠南京站月台。
90年代成都客运段列车餐车焕然一新
2000年后:飞机、高铁成春运主力,拼车、租车兴起
2000年以后,春运坐飞机回家不再是一个奢侈的选择。“从2006年开始,机场春运客流量逐年增加明显,民航人心里面真正有了春运的概念。”提到春运,在2006加入川航重庆飞行部的飞行员何浩有了很深的感受。十多年飞行生涯,在他的印象里,重庆机场春运客流量增加一年比一年来得陡,“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到春运期间,北上广深等热门航线几乎每个航班都是爆满。”
春运逢雨雪,机场力保安全畅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