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晒就业“成绩单” 提醒:千万别被高薪吊高了胃口
上海高校晒就业“成绩单”,应届生薪资最多能差四五千元,但相关人士提醒——
千万不要被“高薪”吊高了胃口
■部分名校本科毕业生薪资待遇抢眼,固然证明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口碑,但应届生一定要立足实际,理性择业
■一些新兴行业和企业特别符合95后大学生的胃口,要抓住这些眼前的新机遇、新机会,和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共成长、共腾飞
■本报记者 樊丽萍');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387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2019年应届生找工作,眼下正是关键时刻。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有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新高。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历来备受社会关注。今年,沪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总体如何?大学生毕业后初入职场,薪资待遇究竟如何?在就业形势总体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找工作难度增加了吗?
谈及就业,部分高校专家提到的一个现象值得引起深思:最近,各大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纷纷出炉。一张张写着2018届毕业生薪资待遇的“成绩单”,也无形间为各大高校排出了一张就业榜单。
有高校就业办负责人直言:“建议找工作的毕业生摆正心态、理性看待,千万不要被一些晒出来的‘高薪’吊高了胃口。”
不要只盯着名校毕业生的“钱景”,还要注意统计口径
就业“钱景”,从某种程度上再次印证了名校效应。从近期沪上各大高校发布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来看,在沪上院校中,少数几所高校的毕业生十分“金贵”。比如:上海交通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薪资达到10358.5元,研究生薪资为11580元;同济大学2018届本硕博薪资分别是7463.7元、9415.19元、9911.79元;华东师大分别是7621元、9114元、11042元;上海财大分别为7674元、9028元、10812元。
相比之下,一些市属院校尤其是新升本科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普遍在5000元左右。记者大致进行了一下统计,从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毕业生平均薪资最高和最低的高校,差距已经超过了5000元。
同样是工作经验为零的本科毕业生,初入职场,为何在薪资上已经呈现出这样的“剪刀差”?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实际上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统计口径上,学校之间做法不一。有的院校是直接按照学生和用人企业签订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即俗称的“四联单”的薪资来录入统计的,有的院校则根据毕业生就职企业半年或一年后转正的薪资来统计。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出的薪资数据,自然会有一定差异。
其次,“有的名牌高校,超过七成的本科毕业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真正到用人市场上找工作的本科生,大概只占二三成,这类学校的毕业生薪资往往就比较高。”沪上一所高校就业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部分名校本科毕业生薪资待遇抢眼,固然证明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口碑,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给绝大多数正在找工作的应届生的建议是:一定要立足实际,理性择业,千万不能好高骛远。
95后、00后更在乎存在感和成就感
“过去找工作,大学生一般都很看重薪水。但现行情况已经不同了。”根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经晓峰的观察,今年步入职场的是95后大学生以及部分00后大学生,和前几代人相比,这代新新人类家境条件普遍较好,有自己的择业观。表现在求职择业上,如今的很多大学生对月薪并没有斤斤计较,“企业开的薪资太低,他们不会去,因为觉得无法兑现自己的价值。而对于薪资的具体数目,他们也不是看得太重,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也正因此,一些新兴行业和企业,特别符合95后大学生的胃口。经晓峰介绍,从近期校园招聘会的情况看,诸如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新企业以及一些供应链金融企业等,都受到了毕业生的欢迎。“经过这些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上海的一批高端制造业开始呈现旺盛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些新经济领域的爆发点正在形成。”另外,和过去一些大型民企更倾向于从社会招聘中招募成熟人才不同,如今,一部分具有创新活力的民企也有更强的意愿培养人才,希望从校招中招聘能和企业同甘共苦的青年人。
故此,经晓峰给高校毕业生的建议是,要抓住这些眼前的新机遇、新机会,和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共成长、共腾飞。
求职者眼光要放长远,好工作或许就在眼前
对于目前仍在求职阶段、尚未找到满意工作的大学生,高校就业办的专家也给出建议:求职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条条框框局限,错失发展机会。
不久前,在上海电机学院举办的“临港校企对接论坛”上,一则数据就引起了业界关注:目前临港地区有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建桥学院5所高校,每年毕业生超过万人。但是留在临港就业的人数是多少?据统计,上海电机学院2018届毕业生留在临港就业的只有134人,而这已经是五所高校中扎根临港人数最多的了,其他院校毕业生留在临港就业的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有的大学生觉得这里相对比较偏僻,工作条件可能也艰苦一些。但是要看到,未来临港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承载区,会有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陆续入驻,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会很大。”上海电机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姚伟春专门提到,刚刚入驻临港的特斯拉公司在不久前启动了校招,“招募懂专业技术、英语好的青年人,门槛不低”。伴随着越来越多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新企业到临港扎根,对人才需求的“量”和“质”都会有所提高,工作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