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搭2”啥意思?几十年票证变迁,记录百姓生活变化
“8搭2”啥意思? 几十年的票证变迁 记录百姓生活变化
又要到春节了,家住渝中区学田湾社区66岁的左辉模和老伴周洪秀,早早准备好香肠腊肉等年货。“现在准备年货很方便,甩开膀子买,不像40年前凭票。”左辉模说,那时每个月凭肉票和油票一个人能买一斤猪肉和半斤菜油。要换斤白酒,还要有‘8搭2’。”
“8搭2”是什么?聊起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左辉模一边翻开收藏多年的粮票、油票、外汇券、工业券等,一边对记者说,这是重庆言子。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实习生 安兰 文 毕克勤 摄
当年几层手帕包裹粮票肉票
左辉模家住学田湾枣香苑,楼下是久负盛名的学田湾大阳沟菜市场。混着一股菜市场独有的气味,爬上5楼就是左辉模家。
知道记者要来,左辉模家的茶几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票证,粮证、粮票、油票、外汇券、工业券……,粮票上有“1市斤”“2市斤”“10市斤”字样,年代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都有。
对于90后记者来说,这些票证很陌生,但是票证上的朝天门、大礼堂、红岩村等地标却很熟悉。
左辉模介绍,除了这些重庆的地标性建筑,有些票证上还有当年的重钢等企业。“这些票证放在当时,就是现在年轻人说的土豪,父母辈得用几层手帕包裹好。”左辉模说,当年家里9口人,就盼着每月23日拿粮证和粮票到学田湾粮店去买粮、买油,那是最高兴的事。
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物资供应紧张,每家每户必需生活用品均采取定量供应。左辉模的记忆中,当时城镇居民每月26斤粮食,机关干部及教师也是每月26斤,中学生每月32斤。过年时,最多也就凭特殊供应票买些糖果糕点,让全家人高兴高兴。钱对他们这代人来说,更多用于看电影、买冰糕。“哪像今天,想吃顿好的,拿钱下馆子或者买点好的回家做就是。”左辉模说。
“8搭2”能换一斤白酒
“当时肉票比较少,每人每月只有1斤,能尝一下肉味就不错了。油票每月半斤,布票也很少,做一件冬衣要攒一年的票。”左辉模笑着说,在他的收藏中难觅肉票和布票,因为每个月拿到一斤肉票,都赶紧拿去买肉打牙祭了。
1979年,左辉模从云南支边回到重庆上班,虽然物资供应仍然紧张,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老百姓购买渠道多了。
左辉模收藏的工业券和外汇券,在那个时候能买到他眼中的奢侈品。左辉模说,“自行车、缝纫机是当时的大件,不是家家户户都买得起的。要买这些大件,必须拿工业券。我记得,一台上海牌缝纫机就要15张工业券。拿外汇券加工业券,就可以去解放碑友谊商店换好烟、好酒等奢侈品。”
左辉模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生活水平好了许多,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饭。“当时生活条件逐渐变好,重庆人流行一个言子‘8搭2’,就是8角钱加2斤粮票可以换一斤白酒。”左辉模说,除了换白酒,当时很多城里人还拿粮票去农村换鸡蛋,比如10斤粮票换10个鸡蛋,说明大家开始从吃饱向吃好变化。
“现在什么都有了”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吃的方面。1979年,左辉模回城后,和妻子周洪秀在上清寺百货商店上班,是当时令人羡慕的职业。
当年既做采购又做售货员的周洪秀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城里的年轻人开始赶时髦。“当时有一款很火的金兔开衫,货一到人们都是抢着买。由于抢的人多,毛衣卖完,我手膀上经常有淤青。”周洪秀说,“当时还有一种从上海购来纯羊毛开士米线,10元一斤,很多朋友托我给他们留点。”
学田湾社区主任徐红利笑着告诉记者,当时母亲用开士米线织了一件毛衣。“我和姐姐抢着穿,最后只有一人一天轮着穿。很多同学去表演节目,还向我们借这件毛衣。”徐红利说。
周洪秀说,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大。当年票据有地域限制,粮票分为本地粮票和全国粮票两种,如果要到外地出差,就得提前到单位开介绍信换全国粮票。要不然到了外地有钱也吃不了饭。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交通改善,南下淘金的人越来越多,周边区县到重庆主城找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左辉模家桌上还放着当时的公交卡年票,市区每年8月,郊区每年35元。周洪秀说:“当年公交没有现在方便,很多赶着坐车的人翻越栏杆挤上车,车上人多空间小,每到夏天气味就让人受不了,甚至产生了像‘挤累压’‘越栏’这样的言子,也算是当年那个时代的生活写照。
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公用电话卡、福彩等新鲜事物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在左辉模收藏的票证里,就有1997年的电信电话卡,1999年的一套福利彩票。记者看到,16张一套的彩票印有当时重庆引以为傲的工业产品和市政建设成就,比如庆铃汽车、嘉陵摩托、江北机场、珊瑚公园等。
“现在什么都有了,香肠腊肉还要选土猪肉。家里年货早就准备好了,以前过年时才有的特殊供应票也退出历史舞台了。”左辉模看着满桌票证,乐呵呵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