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空空”回家过年,你爸妈并不会怪你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移”——中国春运就要上线了。你的车票买好了吗?行李收拾了吗?给家里带的年货准备了吗?中国之声特别推出《回家倒计时》,快来看看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咱们春节回家要做的准备经历了啥变化。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回家过年没剩几天了,今年你准备带什么年货回家呢?
大多数中国人过年回家的习惯之一就是把行囊用年货塞得满满的,除了给家乡人带去问候和祝福,也是告诉家人在外打拼的自己这一年过得很好。随着时代变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你带回家的年货礼物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一起来看看这些年春运路上咱们行囊里的东西都有哪些变化吧:
上世纪50年代
馒头饽饽是主角
共和国成立之初,物资比较匮乏,人们往往还遵循着老习惯,年货礼物仍以食物为主,时常看到人们拎着一筐筐馒头挤在回乡探亲的人流中。
1958年春节,北京市宣武区留学路副食品商店出动流动售货车,为居民服务
那时候因为白面稀缺,掺杂着其他粮食面的饽饽也是人们春节探亲的首选,有网友的父母回忆说,那时候过年探亲经常是带着一个饽饽出去,半个饽饽再带回来,因为大家条件都不好,就只好留一半。
1959年,台江食杂公司卖年糖年饼的摊位,这些商品只有在春节期间才有的卖。
60/70年代
买啥都要票
这个阶段的年货依然不是你想买啥就买啥,一来跟经济状况有关,二来是那会儿也没那么多选择。
东西都是凭粮票、油票、肉票等供应,当年置办年货不仅“一票难求”,有了票也不一定能换购到东西。于是,老老少少都大早起来去副食店门口排大队买年货,也是一道年前必见的风景线。
1965年春节,凭票买肉也得排大队
今年75岁的魏老太太1967年从黑龙江来到北京生活,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拿着单位发的粮票、油票盼着能过个好年。“那时候大伙都穷,物资很匮乏,单位发的粮、油票不多,平时每家每户都是省着吃,日常做饭更不怎么放油,哪儿像现在一大桶油拿着直接往锅里倒?我们当年都是拿小勺子稍微带一点做饭,多一点也舍不得放。”
上世纪60年代,人们习惯在过年时到“一分货专柜”买点儿年货,再去扯上几尺布,年味儿自然就有了。
魏老太太记得当年她刚刚从黑龙江到北京,最怀念的是家乡的黏豆包。“我到北京之后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做黏豆包吃,为什么呢?黏豆包里面要放糖做馅儿才好吃,但是那时候家里平时做饭都舍不得放糖,更没有多余的来做馅儿。”“每到过年我们家就把一年攒下来的糖都放在豆馅里做黏豆包,蒸好一大笼放着,饿的时候就拿它当点心,吃一口甜甜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魏老太太说,现在自己家里还有当年攒下来的油票和糖票。
如今的年轻人还认得这是啥不?
80年代
拎包点心走亲戚
80年代春节放假制度全面恢复,那会儿流行着一句话,“大人盼种田,小娃儿盼过年”, 过年时,小娃儿兜里揣着一把花生瓜子,跑出门串门放鞭炮。
1980年春节,浙江绍兴柯桥农民在购买年货。
不过那时虽然物资仍然匮乏,但鸡鸭鱼肉购买已经方便了很多,一些单位职工福利还会有肉类、副食之类的年货。那会儿还很流行拎着麻纸包的、上边盖着一张红色油面纸的点心小包。条件好点的,会去副食商店买成盒的点心,里边装着桃酥、蛋糕之类的,又或是一斤白糖,一包茶叶什么的。这样的礼物,春节带回去一般送的都是特重要的人。
有网友回忆说,小时候跟父亲挤年货市场,还有很多平时看不见的食品在春节筹办的展销摊位集中销售,一般都卖熏制、腌制的肉类。
铁盒的饼干已经是很高档的送礼首选
90年代
烟酒罐头四样礼
到了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家家户户也逐渐富裕起来,食物已经不算是什么稀缺品了,过年回家也不用大包小包都装着米面馒头,礼物开始变得五花八门。那会儿在很流行从香港和广州进入内地的外贸品、衣服或者新鲜的小玩意儿,诸如手表、吹风机等,不过最常见的还是烟酒、罐头、蛋糕和点心这“四样礼”,这样的礼物既好“拿出手”,又实用优惠,可能配齐一套四样礼的价格大概三四十块钱。
90年代后期,还有位“网红”,那就是这位↓
那时候去拜年如果亲友家有孩子,带个旺旺大礼包一定很受欢迎。你小时候有没有对这个礼物特别期待呢?
00年代
送礼送健康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国民生活水平持续上升,礼品的选择也越来越讲究品味,回家过年大包小包拎着的,大多数都是流行的各种保健品或者小型的电子产品。
说,这广告有没有给你“洗脑”过?
10年代
两手“空空”
这几年,大家回家过年可以“两手空空”了,这是因为……礼物已经快递到家了!在电商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年货采买似乎更多是为了一种“仪式感”。不必再大包小包拎着沉重的年货礼物踏上回乡路,只要掏出手机就可以轻松下单,送货上门,用更便捷的方式对亲人表达心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