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宇宙的伟大 你的365天她的一瞥(2)
黎明号则将两个望远镜里暗淡的光斑,灶神星和谷神星,变为揭开宇宙谜题的无穷宝库。这两颗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间的小行星带上,还带着亿万年前的瘢痕——那是一大块天体被撞碎成这条星河的证据。它们是时间胶囊,保存着水、有机物和其他令科学家惊叹的远古遗产。黎明号项目的负责人深为自豪,他私家车的保险杠贴纸上写着:“我的另一辆车可在小行星带上。”
但他并不为离别太过悲伤。一代代前赴后继,这是科学探索推进的秩序。
2018年4月,“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即“苔丝”太空望远镜(TESS)发射升空,它是开普勒之后更先进的太空望远镜,利用4台先进相机,扫描超过20万颗太阳系附近的明亮恒星。火星在11月迎来了“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的登陆。通过它收集的数据,人类第一次听见了火星荒原上风的声音,猎猎低鸣。在这风声里,埋葬着“洞察号”的前辈。
2018年还剩最后两天时,中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进入预定的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
月亮环绕地球,示人的始终是同一面,大约占月球表面积的56%。直到半个世纪前,人类才逐渐了解月背的风景。那是个峰谷林立的凶险之地,没有月面大片大片的“月海”,凹陷的玄武岩平原。一位宇航员形容是“像家里小孩有一阵子常去玩儿的沙滩似的,饱经风霜,没有轮廓,又是疙瘩,又是洞”。
新的一年,嫦娥四号带来的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松软的月球土壤上滑出了两条清晰的“足印”。距另一对著名的月球脚印出现刚过半个世纪,勉强够海王星绕太阳走半圈,也足以让一个少年成为祖父。那脚印的主人说:“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版 图
这一年,太空前所未有的忙碌。全球全年共有114次轨道发射,两次失败。这个发射数字是1990年以来的新高。这其中,37次属于中国,没有失败。中国成为了全球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
9次发射将北斗三期导航卫星送上轨道。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正式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3个环地球轨道上的18颗卫星昼夜围绕,形成一个球形的覆盖网。
北斗系统的雏形来源于“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的设想。这位戴着瓶底厚眼镜、笑容温厚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用手术刀拔掉双脚大拇指的指甲,借此住进医院,避免被带往台湾。1980年,他与另外三位科学家向邓小平上书一封,即后来著名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必须从现在抓起,以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此事事关我国的国际地位和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和国际方面能否进入前列的问题……”
彼时,持续20多年的美苏太空竞赛正进入尾声。巨头争锋,太空是掂量国力的大好舞台。你追我赶中,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第一位人类宇航员踏上月球。梳着背头的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开始投入“星球大战”,预算1兆亿美元。
那场颇具煽动性的演讲过去了35年,计划的大部分愿景落空。而世界太空力量的版图已经悄然改变。陈芳允于2000年初去世,未能见到他信中为之焦虑和兴奋的21世纪图景。
针尖对麦芒也早已不是太空探索事业里国家力量的关系主题。以美苏竞赛的遗产为基础,国际空间站建立起来。它被广泛视作大规模太空合作的典范。
2018年,它迎来了20周年的生日。
20年来,这个旋转于我们头顶400千米左右的大型太空飞行器对接过不同型号的高技术飞船,为生物、物理、航天等领域的前沿科学实验提供了场所。这个人类最复杂、最宏大的宇宙造物之一,是被像孩子搭乐高积木一样凑起来的。
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第一部分,俄罗斯制造的曙光号功能货舱进入轨道。一个月后,美国制造的团结号节点舱离开地球与之汇合。美俄两国的宇航员行走于舱外,协调两部分的对接。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之视为一生难忘的经历:蓝色地球倒悬在头顶,脚下是无垠的太空。
对抗产生的技术最终凝聚成了共同探索天空的造物。20年来,包括日本、加拿大、西班牙在内的15个国家为它的躯体提供了枝干,18个国家的230位宇航员在此停驻,凝视同一个蔚蓝星球。
然而,太空里的宁静十分脆弱。除20周年生日外,国际空间站2018年最轰动的故事,是舱壁上的一个洞。
那个洞出现在8月28日夜里,地面的监控人员察觉到了国际空间站连接的联盟MS-09太空船有一点漏气。洞直径不过2毫米,他们甚至觉得不值当为此叫醒沉睡中的6名宇航员,直到第二天才进行通知。处理过程如下:一位宇航员伸出一指头将洞塞住了,趁这功夫,另一位找了粘补材料喷了几喷。太空环境里,飞行的岩石或小行星刮擦航天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俄罗斯宇航的负责人对外宣布:这个洞似乎是人为的。它的周边有不少点状的擦痕,看起来像是有人钻过,手还不太稳。可能是在其他操作时不小心造成的,也可能是故意的。
太空造物的阴影投注在地球上,流行的谣言包括美国宇航员谋害俄罗斯同事,俄罗斯宇航员构陷美国同僚。这个宇宙中的人类栖息地上一次处在这么紧张的氛围中还是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导致美俄政治力量剑拔弩张。
无尽的文件、内部审查和媒体发布会后,2018年12月,两位俄罗斯宇航员进行了一次长达1个小时的舱外行走,NASA实况对外转播。联盟MS-09正在修整期,本没有准备为这类太空活动提供条件。这次检查克服了重重技术挑战,“史无前例得复杂”。
结论是:开洞的力量确实来自舱内,原因不明。这件事成为2018年的一桩公案。但即使美俄舆论最哗然时,两国的宇航员也坚持没有隔离,仍然生活在同一舱内,继续科学日常。
20周岁这年,国际空间站正面对着一个看不清楚的未来。
不算乐观的经济形势下,大国航天普遍遭受着考验:是不是太花钱了。关于国际空间站巨额运营成本的争议一直存在,到2018年年初,美国白宫发布预算,要求NASA到2025年停止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资金支持,并将部分业务移交给私营航天公司。那是一支不同于国家队的全新力量。
有人怀疑。一位曾参与空间站早期建设的宇航员公开表示:负担宇航员往返空间站,运营科学实验室需要巨大的投入。你怎么能指望谋求盈利的公司来做这种事呢?另一些人则将商业航天公司的出现视作未来太空探索的某种转机。
大航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