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头条 > 正文

滔滔怒江,见证两岸脱贫新景

时间:2019-01-14 09:50 来源: 作者: 阅读:

  滔滔怒江,见证两岸脱贫新景
  ——来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调查

滔滔怒江,见证两岸脱贫新景

  怒江大峡谷 本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滔滔怒江,见证两岸脱贫新景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中心幼儿园,接受免费学前教育的傈僳族女孩在上手工课。新华社发

滔滔怒江,见证两岸脱贫新景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片马镇下片马村 本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冬日的怒江大峡谷,滔滔江水奔涌在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之间。怒江边上是正在兴建的移民新村,高山上的破旧房屋也即将改造,脱贫工作正在深入。

  毗邻中缅边境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集“边疆、民族、直过、宗教、山区、贫困”为一体,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贫中之贫,全州4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2017年末有16.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38.1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近日,记者深入怒江大峡谷,感受这里的变化。

  1、深度贫困,大峡谷的阴影

  在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鲁奎地村,“咔、咔、咔”的声音几乎每天都会响起,原来是妇女们在砍铁核桃。鲁奎地村位于距怒江边垂直高度700多米的山腰上,传统种植玉米和核桃,3000多名群众的贫困发生率为49%,比全州高出11个百分点。村里妇女们砍铁核桃是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欧学英家,她和儿子正在屋檐下砍铁核桃。她左手在木板上按住核桃,右手熟练地操起砍刀砍去坚硬的外壳,再由她还未成年的儿子用针尖从内核中挑出核桃仁,这个活儿容易伤及手指。她一天加工100市斤铁核桃,只挣80元。“现在核桃行情不好,一年才卖三四千元。”欧学英说。家中有两个孩子在上学,她丈夫在外打工,低矮破旧的木屋里,唯一的家电是一台20年前买的小电视机。村里这样的贫困农户比比皆是。贫困户茶荣勤一家7口人一直住在两层危房里,经济来源也是靠在外打工和在家砍铁核桃。

  村支部书记曹泽明说:“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才3000多元,982户村民中有490户是贫困户。不通公路的村小组将分批搬迁到江边上,其中要搬家的贫困户有235户,剩余的200多户纳入农村危房改造。”他分析了当地脱贫难度大的原因:村里部分村小组种植云当归、魔芋、花椒等,希望以绿色产业带动脱贫,但种植面积不大,收获周期较长,而且有市场风险,全村虽有5000亩核桃挂果,但因核桃跌价,群众收入不多;全村有6000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需退耕,至今只有面向怒江的2000亩坡耕地退耕,后山还有4000亩没有退耕;现在政策对合作社的扶持多,但全村还没有一个合作社,他希望政府对零星分散种养殖的农户也给予一定扶持。

  大兴地镇党委副书记张家渊表示,鲁奎地村的贫困状况在高山地区的村寨很有代表性,山头上的自基村更穷,贫困发生率达50%,为全镇最高。山上的群众又不能全部搬迁,脱贫任务仍很艰巨。

  在鲁奎地村完全小学,记者看到教学楼是一栋崭新的4层楼房,230名小学生和31名幼儿正在上课,操场上摆着几张社会捐赠的崭新乒乓球桌。校长茶兴旺说,以前学生在3栋木质危房里上课,2018年6月政府投资建成新的教学楼后,学校变化很大。然而由于空间有限,目前学生全部寄宿在旧房中,一二十人一间,十分拥挤;学校唯一的厕所在围墙外的另一个院子里,学生如厕十分不便。

  随着大批贫困户从高山深处搬迁到山下江边,学校建设也急需配套。泸水市六库镇大龙塘移民新村村民余海龙盼望着附近被撤并的小沙坝小学能早日恢复,他的孩子就可以就近上学了。

  据了解,怒江州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5871元,其中边境群众和少数民族特别贫困,边境地区697个自然村的贫困人口近6万人;全州有26个乡(镇)属民族“直过区”,46%的怒族、47%的普米族人口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怒江的农村教育正在改善,但教育和医疗依然是减缓怒江人民脱贫步伐的两大短板。

  怒江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93.6%,而少数民族中还有40%以上的群众不识汉字,不会汉语;全州科技人才紧缺,各类人才仅占人口总数的7%。在全州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者占16%。

  翻越高黎贡山海拔3150米的风雪垭口,便是片马镇和片马口岸,片马口岸是怒江唯一对外开放的二类口岸。多年前,这里曾因木材贸易而车水马龙,繁盛一时,如今却是一片萧条,片马镇为数不多的店铺门可罗雀,片马口岸国门前的通关货场上空空荡荡,进出国门的边民也十分稀少。片马边防检查站负责人介绍,现在每天出入境人数仅有200多人次,未开展边境旅游。当地村民反映,数年前停止边境木材贸易后,片马就一直萧条着,往年还有一些拉矿石的车入境,2018年则无一车矿石入境。境内外边民之间也没有任何贸易,当地村民盼望能开展边民互市,增加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看天一条缝,看地一道沟;出门靠溜索,种地像攀岩”,这句民间顺口溜曾是怒江的真实写照。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怒江的发展。怒江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纵贯其间,可耕地面积少,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同时灾害频发,仅六库至贡山县243公里公路上,平均每1.64公里就有一条泥石流冲沟。在泸水市鲁掌镇石斑玛村小组,村边新建的村民活动室在2017年被泥石流冲毁。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室的残砖碎瓦还堆在路边,后面的山坡上是一条长长的泥石流冲沟。

  过去,怒江两岸群众出门渡江主要靠溜索,这也是许多孩子渡江上学的必经之路,危险可想而知。2011年以来,在国家、省有关部门支持下,怒江州对现有的42对跨江溜索进行溜索改桥,彻底改善“三江”两岸群众过江难问题,如今仅剩几条溜索供旅游开发之用。

  然而,交通还是怒江脱贫的最大瓶颈,怒江大峡谷中的泸水、福贡、贡山三县市仅有一条沿江国道公路连通,雨季常因泥石流、滑坡而中断。记者近日在怒江看到,这条唯一的交通干线正在扩建,按规划将建成美丽公路,路两旁栽绿树鲜花,让大峡谷成为促进旅游业的怒江花谷。然而当地一些群众认为,拓宽公路难以解决交通瓶颈,美丽公路竣工之日可能就是堵车之日,在江对岸再修一条公路才是治本之策。经了解,州里曾有另修一条公路的方案,但因资金缺口太大而不得不放弃。据统计,怒江州贫困人口中,因土地贫瘠致贫的占34%,因交通落后致贫的占17.4%。

  目前怒江州依然是云南省唯一一个无高速公路、无机场、无铁路、无航运、无管道运输的“五无”州市。2017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41.5亿元,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2、搬进新房,大峡谷的欢乐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